1938—1941年中条山抗日根据地民众运动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04 00:09

  本文关键词:1938—1941年中条山抗日根据地民众运动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中条山 民众运动 抗日宣传 组织民众


【摘要】:由卫立煌主导的中条山抗日根据地坚守三年有余,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根据地创建诸多举措中,由牺盟会、国民党等多方倡导的民众运动即是生动一例,其由盛转衰的演变轨迹无疑成为了根据地兴亡的直接影射。前期,牺盟会及国军多方并举使民众运动高潮迭起,其对抗击日军更是助益良多。但晋西事变事起后,国民党势力渐取代牺盟会职权,加之根据地军政内部弊端丛生,且日伪方面顺势加以分化,致使民众运动日渐沉寂。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关键词】中条山 民众运动 抗日宣传 组织民众
【基金】:2014年度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国民党中条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3067
【分类号】:K269.5
【正文快照】: 中条山根据地作为国民党坚持华北抗战前哨阵地,前后13次击退日军的扫荡,一度牵制日军4个师团,可谓功绩卓著。对此,日军更是“苦恼地把中条山形容是他们在山西战场的盲肠”[1](p213)。其实,中条山国军之所以接连取胜是与其在驻守期间颇有成效的根据地建设不无关系,其中民众运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文武;;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政府对民众运动态度的转变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饶品良;;战后中苏东北问题交涉与国统区的民众运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4 刘会军;张玉双;;北伐前后国民党对民众运动态度的转变[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5 王建伟;;北伐前后一场独特民众运动的多重视角分析——读冯筱才《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J];近代史学刊;2010年00期

6 乔兆红;;从“民众运动”到“运动民众”——以商民运动为透视点[J];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7 饶怀民;清末民众运动与对外关系──以湖南为中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朱英;;国民党与商民运动的兴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张丰清;;1920年代《中国青年》对民众运动的宣传[J];史学月刊;2011年07期

10 王奎;;论抗战初期民众运动迅速兴起并高涨的原因[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琳;;1950年代初国民党在台改造管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玉双;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机构研究(1927-1938)[D];吉林大学;2012年

2 孔祥宇;《现代评论》与中国政治[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齐翼龙;《现代评论》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民众运动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3 王秋丽;统一战线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与民众运动[D];河南大学;2011年

4 闫晓;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社会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有良;1928-1931年北平电车纠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7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67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