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1:25

  本文关键词: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团 社会管理 近代上海 研究


【摘要】:近代上海社团的发展,是商贸市场不断扩大和近代思想文化不断浸润的结果。开埠前的上海是一个传统的港口县城,它与其他地方一样,和着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节拍,缓慢而有条不紊地踱着历史的方步。但由于其襟江濒海的交通优势,这里较早地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以棉纺织业和航运业为主的商贸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传统的会馆公所和手工业行会开始出现。但总体上,近代前的上海,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社团组织也相对较少。 开埠后,上海被推入传统之外的发展轨道。西方工业商品畅通无阻地进入上海市场,对上海传统的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造成严重冲击。上海的经济形态被逐步纳入西方资本主义的范畴。随着外国商品进来的,还有隐藏于商品里面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观念,这比有形商品对社会的影响更大。租界的开辟,更使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直接种植到了上海的土壤之中。近代西方文明的优势地位,引导着近代上海向西方社会形态转型的倾向。 近代上海三界分立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封建政权对城市社会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威,传统的治理威信和方式逐步消解,城市区域产生很多管理弱化的“飞地”和“真空区”。各种力量在分割治理的局面中,流动分化,社会风险加大。 开放的贸易条件,发挥了上海发展市场经济的区位优势和连接内外贸易的巨大经济潜力。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海的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商品市场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大幅度跃升,行业门类空前增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社会生活普遍商品化。为协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群体自身利益、稳定社会生活环境,大批近代社团建立起来,出现了社团组织繁荣发展的局面。 近代上海的快速发展吸引大批各方移民来上海创业经商、寻机谋生、定居生活,上海成为近代移民城市。共同的移民经历使各方移民逐步融合为近代上海市民。市民的个体独立性和民主价值观,进一步促进了近代上海各类民间社团的建立和发展。 开放市场经济的推动和近代思想文化的浸润,激发了近代上海社会的民间活力与创造力。社会各领域自我组织、自主发展、自应潮流的自主基调催生了社团的大量建立,形成了近代上海管理型的公共领域。以各领域社团在社会各领域的活跃作用为特征,近代上海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市民社会色彩。 社团的发展,与近代上海的发展并肩而行,是近代上海市民社会的一种自治和自主精神的体现,增强了社会的活力,维系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提升了城市的创造力,丰富了城市生活的内容。 社团组织是近代上海社会的重要整合力量。在政府权威弱化、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近代上海社会中,社团活动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作用。 近代上海也是一个黑帮组织泛滥的社会。黑帮是一种变异的民间团体,是大批城市流民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保障,从而被利用或合伙攫取违法利益的团体。黑帮的盛行,说明近代上海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社会缺陷。大量社团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维护社会利益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黑帮的捣乱活动。 从对近代上海社团的历史考察,可以检视到:社团是民主自治、民主自律的社会管理力量。今天的社会管理创新,有必要充分吸取近代上海社团组织社会聚合作用的合理成分,开发社团的社会管理潜力,进一步发挥社团组织参与行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社团 社会管理 近代上海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2.9;K25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Abstract6-14
  • 导言14-38
  • 一、选题立意14-16
  • 二、研究综述16-29
  • 三、基本概念29-31
  • 四、理论指导31-33
  • 五、论文思路33-34
  • 六、研究方法34-35
  • 七、重点、难点与学术创新35-38
  • 第一章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经济社会动因38-59
  • 第一节 商贸经济的先行区39-44
  • 一、棉纺业分工催生行会商帮的出现39-41
  • 二、航运枢纽产生早期会馆公所41-44
  • 三、商品交易扩大与钱业公会44
  • 第二节 开埠后的冲击与发展44-50
  • 一、冒险家的乐园与行业公所、帮会组织45-48
  • 二、外贸行业的增多与同业团体的建立48-49
  • 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与社团的联合49-50
  • 第三节 移民人口的膨胀50-54
  • 一、近代上海人口增长的概况51
  • 二、阶级分化与民众社团的形成51-53
  • 三、移民城市与社团现象53-54
  • 第四节 市民社会与近代社团54-59
  • 一、移民的身份消解和价值趋同54-57
  • 二、市民社会与近代社团发展57-59
  • 第二章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思想文化因素59-75
  • 第一节 重商思想的兴起59-65
  • 一、洋务派的商战论59-60
  • 二、工商立国论60-61
  • 三、上海总商会的成立61-65
  • 第二节 社会规则意识的成长65-72
  • 一、民主观念启蒙的规则意识65-67
  • 二、近代科学文化对规则意识的培育67-70
  • 三、竞争精神对社会规则和社团发展的要求70-72
  • 第三节 契约关系与近代社团72-75
  • 一、社会关系的契约化72-73
  • 二、近代社团是契约关系的实体73-75
  • 第三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形态及发展概况75-120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会馆公所75-81
  • 一、近代上海会馆公所的特点75-78
  • 二、近代上海会馆公所建立的历史原因78-80
  • 三、近代上海会馆公所的组织创建和演变80-81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的经济社团81-87
  • 一、近代上海同业公会的兴起82-84
  • 二、近代上海经济社团的联合行动84-86
  • 三、近代上海经济社团组织的民主化趋向86-87
  • 第三节 近代上海的文化社团87-100
  • 一、维新时期的文化社团87-89
  • 二、清末“新政”时期的文化社团89-91
  • 三、民国初年的文化社团91-93
  • 四、五四时期的文化社团93-95
  • 五、大革命时期的文化社团95-97
  • 六、抗战时期的文化社团97-100
  • 第四节 近代上海的政治社团100-107
  • 一、各方政治社团涌现上海滩100-103
  •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大本营103-105
  •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地105-106
  • 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06-107
  • 第五节 近代上海的群众社团107-115
  • 一、近代上海的工人社团107-110
  • 二、近代上海的职业社团110-114
  • 三、近代上海的妇女社团114-115
  • 第六节 近代上海的公益社团115-120
  • 一、近代上海的慈善社团115-116
  • 二、近代上海的风俗改良社团116-117
  • 三、近代上海的公共事业社团117-120
  • 第四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活动120-147
  • 第一节 会馆公所的活动120-122
  • 一、祭祀和善举活动120-121
  • 二、沟通调解活动121
  • 三、办理借贷和代办厘金的活动121
  • 四、规范行为和团结抗侮的活动121-122
  • 第二节 同业公会的活动122-124
  • 一、优化原料供应,开拓商品市场122
  • 二、监督产品质量,核定产品价格122-123
  • 三、开展调研,扶助同业123-124
  • 四、筹备物资,支援抗战,坚持正常运转124
  • 第三节 上海总商会的活动124-134
  • 一、推动优化政治环境的活动124-129
  • 二、推动优化经济秩序的活动129-134
  • 第四节 近代上海工会的活动134-137
  • 一、联合起来,,罢工御侮134-135
  • 二、配合北伐战争,组织三次武装起义135
  • 三、服务抗日救亡工作135
  • 四、劝工大楼二九惨案的团结抗争135-136
  • 五、要求解冻生活费指数,维护社会民生136
  • 六、动员民众反对特务迫害136-137
  • 七、护厂迎解放137
  • 八、参加接管工作137
  • 第五节 近代上海青年团体的活动137-141
  • 一、反侵略运动的社会动员138-139
  • 二、联合反对洋人的暴行139
  • 三、开展反内战反迫害活动139-140
  • 四、有组织地进行要民主要自由的抗争140-141
  • 第六节 近代上海妇女团体的活动141-143
  • 一、主张女子参政的活动141
  • 二、创办女子报刊和学校141-142
  • 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42
  • 四、要求和平民主的活动142-143
  • 第七节 近代上海慈善团体的活动143-147
  • 一、赈济灾民活动143-144
  • 二、救贫济困活动144-145
  • 三、设置救助弃婴孤老的场所145-146
  • 四、中国福利基金会的主要活动146-147
  • 第五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功能147-177
  • 第一节 敦睦社群情感147-151
  • 一、联移民散涣之情147-150
  • 二、交事业同人之谊150-151
  • 第二节 议订行业规则151-155
  • 一、制定行业规则151-153
  • 二、制约违规行为153-155
  • 第三节 吸引飘散个体155-157
  • 一、分散个体的组织化155-156
  • 二、提高个体的公众意识156-157
  • 第四节 协调矛盾纠纷157-160
  • 一、协调相关人、事矛盾157-159
  • 二、协调华、洋之间的事务矛盾159-160
  • 第五节 促进社会公益160-163
  • 一、建设社会事业160-161
  • 二、服务社会危难161-163
  • 第六节 表达民众关切163-167
  • 一、向政府表达商民诉求163-165
  • 二、沟通劳资关系165-167
  • 第七节 倡导移风易俗167-170
  • 一、改良封建陋习167-168
  • 二、倡导社会新风168-170
  • 第八节 提供社会保障170-173
  • 一、维护行业和阶层权益170-172
  • 二、保护社会安全环境172-173
  • 第九节 促进社会变革173-177
  • 一、动员社会变革力量174-175
  • 二、推进社会变革事业175-177
  • 第六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变异形态——黑帮的滋生177-193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的无序膨胀177-183
  • 一、大量移民造成的人口负担177-181
  • 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群体结构的失调181-183
  • 第二节 近代上海政局的管控“飞地”183-185
  • 第三节 近代上海淘金梦的恶性导向185-193
  • 第七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意义及其现实启示193-211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意义193-196
  • 一、社团组织是近代上海社会秩序的基本维护者193-194
  • 二、自主趋新的社团管理活动促进了管理机制近代化194-196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经验与教训196-200
  • 一、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历史经验196-198
  • 二、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教训198-200
  • 第三节 近代上海社团社会管理意义的现实启示200-211
  • 一、提高对社团社会管理意义的认识200-201
  • 二、加强社团的组织和制度建设201-202
  • 三、加强对社团建设的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活动引导202-203
  • 四、对当前社团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203-211
  • 结语211-213
  • 参考文献213-224
  • 后记2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梅定;近代上海历史档案的概貌和开放利用[J];档案与史学;1995年06期

2 吴景平;对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变迁的思考[J];档案与史学;2002年06期

3 魏斐德 ,陈雁 ,周育民;近代上海的鸦片与犯罪[J];档案与史学;2003年06期

4 陈艳球;;近代上海外资企业的广告经营策略——以英美烟公司为例[J];装饰;2006年11期

5 袁蓉;;缝纫机与近代上海社会变迁[J];史林;2011年02期

6 高振农;天台宗与近代上海佛教[J];东南文化;1994年02期

7 江庆柏;;“近代上海词人及词籍考略”订补[J];文献;2005年02期

8 郭卫东;;基督教会与近代上海的特殊教育[J];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张伟红;论近代上海海关税务司制度的建立[J];山东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10 朱从兵;上海小刀会起义的酝酿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海兵;;人口汇聚与近代上海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帮会与近代上海”学术讨论会简讯[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书讯[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4 夏菁;;春柳派与近代上海[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葛壮;;近代上海穆斯林商人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杨枝青;陈沛沛;;近代上海中医疫病理论与实践的“海派”特征[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潘连贵;;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看茶会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8 沈祖炜;;从房地产、公用事业看近代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9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临港集聚形成的机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葛壮;;近代上海回商群体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月之;多元文化中的近代上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沪档;合作研究近代上海金融档案史料[N];中国档案报;2010年

3 记者 彭德倩;整理研究近代上海金融史料[N];解放日报;2010年

4 熊月之;上海历史文脉与城市雕塑[N];社会科学报;2005年

5 徐u!民;对市民社会的历史解读[N];光明日报;2007年

6 ;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N];文汇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望田;西法东渐浸染中国近代法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作者为上海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李一翔;近代的上海外滩与外资银行[N];经济参考报;2007年

9 驻沪记者 张莉邋通讯员 张丽;老字号飘香上海滩[N];医药经济报;2008年

10 葛剑雄;近代上海与辛亥革命[N];文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彦军;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陈t ;近代上海城乡景观变迁(1843-1863年)[D];复旦大学;2010年

3 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49-1930)[D];复旦大学;2010年

4 常国良;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于珍;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仇f ;近代狭邪小说艺术史论[D];扬州大学;2008年

7 吴俊范;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D];复旦大学;2008年

8 邱国盛;现代化与中国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武强;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捷;近代上海工业与南洋贸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义丽;流亡上海[D];同济大学;2005年

3 汪旭娟;近代上海电影与社会生活关系研究(1927-1937)[D];上海大学;2011年

4 周静;近代上海笺扇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熊友冬;近代上海工商业者的佛教情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莉;陆士谔小说与近代上海元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妍丽;近代上海独立式花园住宅屋顶形态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李雷;近代上海房地产经营活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台冠楠;近代上海戏剧业与电影业的关系研究(1896-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方妍;近代上海儿童娱乐世界的徜徉(1915-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74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74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2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