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时空分布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7:08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时空分布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疫灾序列 时空分布 社会影响 民国时期 河南省


【摘要】:民国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个多灾多难的社会转型时期,本文在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探讨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引发瘟疫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瘟疫的社会影响等,以期对当代的疫病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民国38年历史中,河南省仅民国三年和民国四年没有疫灾记录,整体疫灾频度为94.7%,基本上是“无年不疫”;夏、秋两季为疫灾高发期;另外,从累积受灾县数来看,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波及县数越来越多,疫灾影响面越来越大;阶段性特征上,民国前期年际受灾县数相对均匀,且单个受灾年份的波及面相对较小。中期受灾县数的年际差异较大。后期与前期相似,但平均受灾县数比第一阶段要高得多,年均受灾县数高达11.6个:空间特征上,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从省内主要交通线路的延伸方向上看,疫灾多发区主要集中在交通线的末端部位,形成南部、东部、北部省界边缘向内延伸、合拢包围的态势,且民国时期河南省的疫灾重心区数量上有由少到多、面积上有由小到大的波动性特征。 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河南省瘟疫的发生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如饥荒、洪涝、干旱、蝗灾等多是疫灾的诱发因素。此外,战乱、迷信、交通、经济低下等社会环境因素对疫灾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是自然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疫灾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人口死亡、心理恐慌等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更是对社会经济及秩序等的严重考验。然而,瘟疫也间接地促进了人们防疫观念、卫生意识的提高,一定程度增强了社会的防疫抗疫能力。 在防疫观念和卫生意识上,主要体现在由风俗防疫——卫生防疫——科学防疫的进步上。风俗防疫有较多封建迷信思想的参与,防疫观念不科学,在疫病应对中往往处于被动;卫生防疫从公共卫生学角度,注重水源、食品、街道、厕所等卫生状况的改善,对切断瘟疫传染源、预防及阻止疫病的流行有积极作用;科学防疫从完善的卫生机构、有效的卫生制度、充足的社会赈济资金、健全的医学教育以及群众性的舆论寓教等角度,全面论述了现代防疫体系所应该具备的方方面面,只有健全的防疫救疫体系,才能真正有效地在防疫抗疫中发挥最大效用。
【关键词】:疫灾序列 时空分布 社会影响 民国时期 河南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5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9
  • 第一节 选题缘起、研究意义11-12
  • 一、选题缘起11-12
  • 二、研究意义12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研究现状12-23
  • 一、相关概念界定12-13
  • 二、研究现状13-23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3-24
  • 一、研究内容23-24
  • 二、研究方法24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河南省行政沿革24-29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序列29-61
  • 第一节 民国前期疫灾序列29-38
  • 第二节 民国中期疫灾序列38-48
  • 第三节 民国后期疫灾序列48-61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的时空分布61-77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的时间分布61-65
  • 一、整体特征61-62
  • 二、季节分布62-63
  • 三、年际波动及长期趋势63-65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的空间分布65-77
  • 一、整体特征65-67
  • 二、疫灾重心区的空间变化67-72
  • 三、主要疫病的空间分布特征72-77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产生的原因77-87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产生的自然因素77-83
  • 一、自然灾害因素77-81
  • 二、地理环境因素81-83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产生的社会因素83-87
  • 一、战争因素83-84
  • 二、经济因素84-85
  • 三、习俗因素85
  • 四、交通因素85-87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河南省疫灾的社会影响87-102
  • 第一节 民国时候河南省疫灾的社会影响87-90
  • 一、人口死亡87-88
  • 二、经济损失88-89
  • 三、心理恐慌89
  • 四、治安混乱89-90
  • 第二节 防疫观念和卫生意识的变迁90-102
  • 一、风俗防疫90-93
  • 二、卫生防疫93-95
  • 三、科学防疫95-102
  • 第六章 结语102-104
  • 参考文献104-115
  • 附录115-119
  • 致谢1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云儒;戏剧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对戏剧的影响[J];陕西戏剧;1980年03期

2 ;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及其社会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3 林吉玲;论近代企业在运河区域的创办及其社会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仓理新;以历史学为视角观察书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向莉;;体育用语中战争隐喻的社会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践耳;轻音乐向何处去[J];人民音乐;1982年10期

7 申家宁;魔鬼,或天使?──电视对加拿大社会影响的报告[J];电视研究;1994年12期

8 ;对私营企业主社会影响的种种认识[J];党史文汇;1996年07期

9 刘s鷖,

本文编号:975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75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