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东地权状况与乡村社会(1912-1937)
发布时间:2017-10-05 12:10
本文关键词:民国山东地权状况与乡村社会(1912-1937)
【摘要】: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地权分配是土地问题的核心,也是研究乡村社会的重要途径。它决定着农村社会生产关系、利益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 但是近代以来,地权变动频繁,集中与分散双向互动,加剧了山东乡村社会的变化,尤其是乡村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动。因此,该论文希望通过以近代山东地权状况为依托,以山东乡村社会为落脚点,来分析地权状况以及地权变动引起的乡村社会的变迁,所以该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对晚清以及民国初期的地权分配状况及人地关系进行分析,使我们对山东地权分配情况的演变,以及各个阶级之间土地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对因土地而衍生的社会关系进行研究如田赋、租佃、雇佣等。其次,分别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方面来阐述它们对地权变动的影响,探讨它们是如何导致地权演变的。第三,分析民国时期山东地权变动的经济形势与趋势,并结合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查,着重分析山东不同地区的地权分布情况,,同时对不同地区的农民生活状况有简单的了解。第四,研究地权变动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分别从地权变动下的农民生活、借贷关系及地租形态入手,深入研究地权变动对乡村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五,介绍地权变动与乡村社会控制的关系,村界的变动,宗族势力的衰落以及对乡村社会控制的不断弱化,农民离村规模的不断扩大,无不与地权的变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总之,地权状况的变动与乡村社会的变迁是互动的,不能将两者分割开来,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时期山东地权状况与乡村社会的分析来更好的理解这一时期整个山东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变革。
【关键词】:民国山东 地权 乡村社会 农民离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9;K26
【目录】:
- 目录4-7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导论10-19
- 一、 民国山东农村地权状况19-35
- (一) 清末山东农村地权状况19-24
- 1、 鸦片战争前后山东农村土地占有状况19-23
- 2、 田地种类与田赋23-24
- (二) 民国山东地权分布24-28
- 1、 土地所有权25-26
- 2、 土地使用权26-27
- 3、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严重分离27-28
- (三) 民国山东的租佃与田赋28-35
- 1、 租佃关系28-30
- 2、 雇佣关系30-32
- 3、 田赋32-35
- 二、 民国时期山东农村人口与地权关系35-46
- (一) 人口与耕地35-40
- 1、 人口多、耕地少35-37
- 2、 超负荷的土地资源利用37-40
- (二) 农村社会阶层分化40-46
- 1、 人口变动与农村地权分配40-42
- 2、 地权与农村阶层变动42-46
- 三、 民国时期山东灾荒与地权变动46-58
- (一) 民国时期山东灾荒概述46-51
- 1、 自然灾害46-48
- 2、 人祸48-51
- (二) 灾荒与土地流转与兼并51-58
- 1、 自然灾害与土地流转与兼并52-55
- 2、 人祸引起的土地流转与兼并55-58
- 四、 民国时期山东政治变革与地权演进58-68
-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设想58-61
- (二) 北京政府时期土地政策的演变对山东地权的影响61-63
-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对山东地权的影响63-68
- 1、 南京国民政府山东省田赋整理64-66
- 2、 山东地权状况日益恶化66-68
- 五、 民国山东地权变动的趋势与特点68-84
- (一) 经济因素成为地权变动的主要原因68-74
- 1、 土地典押与买卖68-71
- 2、 分家析产71-74
- (二) 地权分布的分散与集中74-81
- 1、 胶东半岛区74-77
- 2、 鲁中鲁南区77-80
- 3、 鲁西鲁北区80-81
- (三) 地权变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趋势加强81-84
- 六、 地权变动与乡村经济84-100
- (一) 地权变动下的农民生活84-87
- (二) 山东农村的借贷关系87-93
- 1、 民间借贷的比例、来源、利率、期限87-90
- 2、 借贷方式——典当、合会、高利贷90-93
- (三) 租佃经营下的地租形态93-98
- 1、 地租的种类93-96
- 2、 地租的特点及变化96-98
- (四) 土地商品化扩大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98-100
- 七、 地权变动与乡村社会的控制100-106
- (一) 土地交易引起的村落边界的变动100-102
- (二) 地权变动对宗族组织的影响102-103
- (三) 乡村政权的建立103-106
- 八、 地权变动与农民离村问题106-114
- (一) 地权因素与农民离村的关系106-108
- 1、 农民离村的普遍性106
- 2、 农民离村中的土地因素106-108
- (二) 农民离村的特点108-111
- 1、 规模大,数量多,持续时间长108-109
- 2、 有目的性,有组织性109-110
- 3、 离村去向的广泛性110-111
- 4、 永久性移民增多111
- (三) 农民离村对乡村社会的影响111-114
- 1、 迁出地111-112
- 2、 迁入地112-114
- 结语114-115
- 参考文献115-120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20-121
- 后记1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铁铮;;晋冀鲁地权分散原因初探[J];保定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2 徐松荣;;略论近代中国农村地权形态的演变与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3 王小梅;;契约心理的近代嬗变——以华北乡村的土地易动为中心的考察[J];河北法学;2009年10期
4 把增强;;产权变异: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土地纠纷之动因探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地租形态研究——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探索之一[J];近代史研究;1997年03期
6 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佃农的土地经营及地租负担——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探索之二[J];近代史研究;1998年06期
7 徐畅;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散论[J];江海学刊;2003年04期
8 吴慧敏;;辛亥革命后军阀地主的形成及其特征[J];经济研究;1980年09期
9 罗衍军;;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土地占有关系刍论[J];晋阳学刊;2008年04期
10 周劲思,王元琪;浅论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高利贷问题[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976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7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