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政治漩涡中的御史(1894-1911)
本文关键词:清末政治漩涡中的御史(1894-1911)
【摘要】:在中国古代制度中,用御史做官称,当源于政治制度最初形成时的职事划分。秦汉时,御史发展为职负专责的监察官员,御史制度随之建立起来。在清代制度中,御史的监察功能虽有所收束,但其护持君权的制度本质却并未改变。随着台谏合一的实现,清代御史身负监察与谏诤两项职能,在君主政体中,起着预防和阻断威胁的作用。 进入十九世纪,西方势力侵入,成为威胁清朝统治最主要因素。从严禁鸦片,到主战拒和,御史成为清末主战论中坚力量。甲午战事不利,御史不仅筹战,更诘问当事督抚、枢臣的责任。然而,当“卖国”、“汉奸”等宣泄性词语,在御史筹战议论中高频出现后,道德谴责便成为横亘于言战主和之间的沟壑。这不仅挤压了战略调整的空间,更为人际间对抗、阵营间纷争补入助力。其中蕴涵的分裂含义,应和着晚清政治变革及冲突的走势。 戊戌变政,随甲午战败而起,因皇权纷争而终,却与人们强国御辱的政治诉求相契合。御史群体在政治变革面前,从内部展现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在趋新与守旧之间呈现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当御史中的一些人,,鉴于战败教训,同情并推助政治变革时,另一些人则基于保守观念而反对。在清末政局中,人们既因观念冲突而彼此斥离,又因政治诉求一致而相互接近。然而,清朝严禁朝臣结党,御史作为耳目之官,自须谨守制度,与派系保持距离。故而,在变政问题上,无论御史取态何如,趋利避害之外,观念或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庚子事变,清朝统治者被迫尝试改革。日俄战争后,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有使权力脱出监督的危险。御史们怀疑改革主持者借机揽权,故此表达了质疑和反对意见,不期然卷入一场背景深刻的政潮中。本于政治安全的纠劾,一旦陷入政争,其政治激发的作用便被凸显。清末几次政潮都由御史奏弹而起,政权安全始终是事件发动的核心因素。 清末政局,无论趋新抑或保守,御史奏劾影响的突显,则意味皇权专制能力的下降。因兼容歧见能力有限,皇权专制性不足,或为专制政治严重的政治弊害。趋新,在于寻求制度突破,而保守,在于守护一份社会存在意义。二者不可相互取代,只是,在清末御史奏议中,并未发现相互兼容的途径。
【关键词】:御史 监察 谏诤 保守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4;K2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36
- 一 选题说明9-10
- 二 时间、概念及理论说明10-15
- 三 学术史及资料说明15-29
- 四 论文写作及意旨29-36
- 第一章 清末安全视域下御史的制度特性及职官气质36-60
- 第一节 科道合一——监察与谏诤功能的融合37-51
- 第二节 御史由禁烟而主战的思想气质51-60
- 第二章 甲午主战论——一个基于御史谴责角度的考察60-93
- 第一节 御史“坚战”、阻和思想中的谴责倾向60-66
- 第二节 个案评析之一:《坚正堂折稿》中的议战及谴责内容66-78
- 第三节 个案评析之二:涉及《请诛李鸿章疏》的和战对抗及谴责倾向78-93
- 第三章 新旧与党争中的御史因素93-139
- 第一节 维新活动中的御史参与93-113
- 第二节 戊戌政潮中的御史选择113-139
- 第四章 宪政及官制改革中的御史筹议139-194
- 第一节 宪政酝酿期的御史主张139-158
- 第二节 官制改革问题上的御史筹议及分析158-174
- 第三节 政潮与政争中的御史弹劾活动174-194
- 结语194-200
- 参考文献200-222
- 后记222-223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2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梅;预备立宪和清末政局演变[J];安徽史学;1996年01期
2 陈勇勤;康有为与清议的动机[J];北方论丛;1994年02期
3 王小华;;晚清前清流探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戚其章;论庚子事变中的和战之争[J];东岳论丛;1986年06期
5 陈勇勤;辜鸿铭论清流党问题浅析[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01期
6 陈勇勤;论陈宝琛在中法战争中的军事和外交策略[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年06期
7 李祖基;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02期
8 朱从兵;;一个言官的尴尬——赵炳麟的铁路筹建思想与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邢早忠;;清代监察制度的特点[J];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03期
10 陈勇勤;;李端h囊患嗾塾肭逡楹粲趿郧縖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双舟;明代监察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娟娟;清代谏议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黄河;北魏监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巧;试论清代监察制度的建置及其监察机能萎缩的原因[D];郑州大学;2004年
2 蔡明伦;明代言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敬;清末言官的变法观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卓;袁世凯统治时期监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刘芳;言官与戊戌变法[D];吉林大学;2006年
6 唐剑;明清言谏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7 胡海滨;清末监察制度改革述论[D];湘潭大学;2006年
8 尤育号;黄体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晋波;陈宝琛清流风格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10 胡斌;明清监察制度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0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9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