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20世纪30年代云南禁烟运动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20世纪30年代云南禁烟运动及启示
【摘要】:历史上,鸦片的传播,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意志,破坏了中国的传统经济。为了根治鸦患,自清朝末年开始,各类禁烟运动就一直不曾中断。在清末民初的历次禁烟运动中,由南京民国民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禁烟运动成效较为显著,其中又以当时云南地区的禁烟运动成效最为突出,基本实现了云南鸦片的禁绝。历来对20世纪30年代禁烟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运用的行政和法律手段上,而对其运用经济手段的探索较少。云南禁烟之所以取得成功,除法制严明、宣传广泛、措施合理之外,与云南政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云南经济摆脱了对鸦片产业的依赖有极大关系。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从三个方面对云南禁烟运动进行了论述,旨在通过从经济层面的考察,分析云南禁烟运动成功的原因。首先,论述了在云南禁烟过程中农民、企业和政府遇到的问题。通过民国时期资料的收集整理,指出从种植到加工售卖,整个鸦片产业已经成为云南地区的根本支柱产业,其利益已经和云南经济社会息息相关,从而推断出,经济利益是禁绝云南鸦片的最大困难。如果禁烟,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其次,分析了当时的云南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各项政策。列举和分析了云南政府在寻找和鼓励替代农作物、发展矿业和轻工业、扩大税源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和办法,探讨了这些政策对增加农户收入、保证商家利润和增加政府税收的效果,认为此次禁烟之所以不同于历次,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最后,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合理运用经济手段以及发展替代产业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云南禁烟运动中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禁烟运动 云南 产业结构调整 民国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0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0-12
- 1.3.1 研究内容10-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介绍12-16
- 2.1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12-13
-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13-14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14-16
- 第三章 云南地区鸦片种植情况概述16-25
- 3.1 禁烟运动开始前的鸦片种植概况16-18
- 3.2 云南地区对鸦片产业产生依赖的原因分析18-25
- 3.2.1 鸦片是云南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18-20
- 3.2.2 鸦片是云南地区各级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20-22
- 3.2.3 吸食鸦片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巨大22-25
- 第四章 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云南禁烟运动25-38
- 4.1 1930年代禁烟运动的背景25-26
- 4.2 云南政府在禁烟中采取的应对策略26-36
- 4.2.1 提高农民收入26-28
- 4.2.2 提高政府税收28-33
- 4.2.3 戒除烟瘾断绝市场需求33-36
- 4.3 禁烟运动的成果总结36-38
- 第五章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云南禁烟运动经验及启示38-43
- 5.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38-40
- 5.2 因地制宜,寻找和发展合适的替代产业40-41
- 5.3 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云南禁烟运动的启示41-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茜;云南对外贸易的历史概述[J];思想战线;1980年03期
2 ;一九八六年《云南社会科学》总目[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3 王福明;近代云南区域市场初探(1875—1911)[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02期
4 ;《云南社会科学》一九九二年总目录[J];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5 黄天明;闫峰;王兆辉;;我来云南六十年[J];钟山风雨;2008年06期
6 董兴;上海经验与云南的改革开放[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师立德;香港回归给云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思想战线;1997年03期
8 陈洁;;浅议云南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3年07期
9 ;2004年云南最具推动力的十大企业家[J];青年与社会;2004年07期
10 朱伟;;论近代云南马帮的运输与历史作用[J];兰台世界;2012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太琴;;与时俱进 铸造精品——对《云南经济年鉴》创新发展的思考[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2 ;影响云南经济发展的几个制约因素以及对云南大开发的几点建议[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武卫;李学林;;论扎实稳步推进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闫缨;;云南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对策研究[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5 蒲培勇;宋来福;马宏强;;盐商文化视角下对历史建筑价值研究——以“千年盐都”中国历史文化古镇云南黑井为例[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6 张伟;杨志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云南对外开放形成的挑战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韩斌;孔继君;;以科技进步应对云南低碳经济发展[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8 彭丽彬;王红萍;;云南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宁;树“云品”支撑云南经济[N];云南政协报;2012年
2 记者 张锐 张子卓 田逢春 李莎 李犁 吴清泉 李继红 储东华 张议橙 通讯员 梁曜 李芮;真抓实干推动云南经济跨越发展[N];云南日报;2012年
3 记者 苏丽霞 通讯员 伍芳;力促云南经济健康发展[N];金融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伍平;一季度云南经济逆势前行[N];云南科技报;2013年
5 记者 张子卓;一季度云南经济增速居全国第一[N];云南日报;2013年
6 记者 马蕊;新“滇商”活力拉动云南经济增长[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一季度云南经济增速全国第一[N];云南政协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继洪;如何看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形势[N];云南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李双双;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云南经济会越来越好[N];昆明日报;2013年
10 经报记者 孟寻;上半年云南经济“暖意”尽显[N];云南经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玉蓉(Yurong Y.Atwill);本色云南与外来印象[D];云南大学;2015年
2 袁国友;近代滇港贸易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3 李艳林;重构与变迁——近代云南城市发展研究(1856~1945年)[D];厦门大学;2008年
4 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皓;生态云南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益;云南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语文教育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施e,
本文编号:991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9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