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摘要】: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宣传斗争。国共两党的宣传斗争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1937~1938年,国民党利用统战工作中的优势地位,对边区进行宣传进攻,而中共受"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影响,导致应对缺失;1939~1940年,国民党继续内外夹击,但中共随着六届六中全会后对统战政策的修正,着重从教育领域内进行反击;1941~1943年,由于双重政权的结束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国民党在边区影响趋于弱化,中共对国民党的宣传开始全面清除;1944~1945年,在第三次反共高潮之后,为了缓解国际国内的压力,国民党再次放开了对边区的封锁,也试图在宣传上重新进入边区,对此中共则毫不妥协。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宣传斗争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4XDJ006) 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13年度规划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BDD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5
【正文快照】: 1937年9月,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国民党对中共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局部执政暂予承认,两党开始携手抗日。但在陕甘宁边区,两党不仅仅是合作,也有着政治、军事、经济、宣传等方面的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忠全;陕甘宁边区的对外活动[J];历史档案;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守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胡晓;;暖春是怎样变成严冬的: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反右派运动[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3 刘立振;;“包一头”:1960年代初党对工商业者统战政策的历史考察——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4 李振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萧新桥;瞿秋白与中国革命新道路[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姜建中;;陈独秀拒赴莫斯科再评价[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7 李祥兴;;论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刘德军;王永华;;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9 杨会清;;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构想[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刘亚东,荀福峥;毛泽东与陕北大本营奠基[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李正华;;毛泽东与人民政协事业[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月红;;毛泽东与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解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敏先;曹冬梅;;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韩洪洪;;论毛泽东对新中国宗教工作的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姚金果;;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陈独秀的态度[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7 鲁振祥;;瞿秋白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8 姚金果;;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陈独秀的态度[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9 孙泽学;;简论当代中国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1949~1976年中国的一个侧面[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朱华;杨成龙;;土地革命时期的上海赤色工会初探[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刘炳辉;大革命失败至中共六大期间周恩来为党所作贡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丽明;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亚丽;沈从文建国初期心灵世界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富营;中国共产党的乡村认知与革命模式的探寻(1921-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靖宁;五卅运动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特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文静;延安《解放日报》在大生产运动中的社会动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郭春领;建国初期政治传播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瑛;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克明 ,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一)[J];民国档案;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斌;;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于难民安置的态度及措施之比较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2 付文武;;抗战时期成都民众出钱劳军运动[J];黑龙江史志;2013年13期
3 廖晓云;;抗战时期广西民众图书馆探析[J];广西地方志;2010年03期
4 刘鹤;;留学生与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J];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5 丁小珊;;冲突与融合:抗战时期昆明外来人口考察[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07期
6 谭刚;;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背景的西南大后方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7 张美玲;;抗战时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教育活动[J];海峡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8 钱华欣;略论抗战时期重庆美术活跃的原因[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齐春风;;抗战时期中原地区的走私活动[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覃静;;桂林抗战时期出版物调查分析[J];图书馆界;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君;抗战时期晋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D];山西大学;2013年
2 侯晓;抗战时期山东地区人口迁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洪力;抗战时期成都地区空袭救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魏民;抗战时期四川省学生救助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宁勇俊;抗战时期谢觉哉的民主政权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增瑞;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荣誉军人的优抚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92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9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