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山东蚕桑丝绸业地位演变及其历史原因

发布时间:2017-10-11 15:31

  本文关键词:山东蚕桑丝绸业地位演变及其历史原因


  更多相关文章: 山东 蚕桑丝绸业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科技发展


【摘要】:山东是我国重要的蚕桑丝绸业生产基地之一,它在全国蚕桑丝绸业生产中的地位,经历了从中心到相对衰落,再到复兴和转型的发展演变历程。山东蚕桑丝绸业地位的发展演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政府的政策、科技发展状况等。正是由于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自然环境,以及统治者的重视,成就了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山东蚕桑丝绸业发展的中心地位;相反,魏晋南北朝以后长期出现的气候寒冷、政权分裂、社会动荡,以及科技发展的迟滞,导致山东蚕桑丝绸业生产地位的相对下降。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山东 蚕桑丝绸业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科技发展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齐国蚕桑业的兴起和丝绸业的发展”(项目批准号:07JDB108)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426.8;K29
【正文快照】: 山东既是我国最早的蚕桑丝绸业发源地之一,也一直是我国蚕桑丝绸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因此,对于山东蚕桑丝绸业发展演变脉络及其在全国蚕桑丝绸业发展过程中所占地位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的课题。山东蚕桑丝绸业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盛极一时,尽管自魏晋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鼐;;我国古代蚕、桑、}r、绸的历史[J];考古;1972年02期

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崇云;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谭秀山;秦青宁;公艳;陈路遥;王斌;白娅滨;刘建栋;毕建杰;;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及两者间的定量数学模型[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3 王思明;诱发性技术变迁——谈明清以来的中国农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4期

4 邱云飞;孙良玉;;宋代农业自然灾害史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5 苏海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带状起源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6 薛荣;贾兵强;;先秦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再生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7 张U,

本文编号:1013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13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