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方游牧民族两次南下西南边疆
本文关键词:论北方游牧民族两次南下西南边疆
更多相关文章: 游牧民族 南迁 西南边疆 羌人 蒙古人 色目人 民族融合
【摘要】:战国汉初与宋元之际,北方游牧民族两次南下西南边疆。战国汉初南下的游牧民族人口,大部分居住在今云贵、川西等地山区,以后演变为彝、哈尼、纳西、傈僳、拉祜、基诺等民族。宋元之际,蒙元统治者通过建立行省、推行土官制度等措施积极经营西南边疆,亦有不少蒙古人、色目人落籍其地。北方游牧民族这两次大规模的南下,其发展轨迹和所产生影响均有丰富内容,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这两次南下在诸多方面表现不同。相比较而言,宋元之际蒙古人与色目人的南下,意义更为重大,并表现出有利于西南边疆发展、较快实现民族融合等特点。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游牧民族 南迁 西南边疆 羌人 蒙古人 色目人 民族融合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研究”(11&ZD122)
【分类号】:K28
【正文快照】: 战国汉初,西北的一些游牧部落自河湟一带南下,通过现称“藏缅语民族走廊”的今川西进入西南边疆,以后扩散至今云南、川西南和贵州等地,大部分人口长期居住在山区。经与土著民族交融,这部分游牧人口成为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哈尼、纳西、傈僳、拉祜、基诺等民族的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云;;拓跋鲜卑西迁大泽、匈奴故地原因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4期
2 李慧;;浅论匈奴的族源[J];群文天地;2011年07期
3 黄鹤;叶小军;;西土羌魂育华夏 白云深处有人家[J];中国西部;2011年13期
4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内蒙古[J];琴童;2011年05期
5 秀梅;;新疆少数民族禁忌习俗中的环境保护意识[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行走40国;;匈牙利与中国是远亲吗?[J];黄金时代;2010年12期
7 张安福;;中国历代西北边疆安全体系下的屯垦戍边策略选择[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丁慧倩;;从“都人南迁”到“出于回部”:明清山东青州回回历史记忆的变迁[J];回族研究;2011年02期
9 赵雨星;;河西走廊古代少数民族收继婚初探——以乌孙、匈奴为例[J];社科纵横;2011年08期
10 卜风贤;;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化及其自然与人文原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之蔷;;理解游牧[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2 晓克;;论匈奴在游牧文明发展史上的先驱者作用[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3 张志刚;;赤峰古代都邑沿革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杨帆;;滇名称的由来[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Э.С.库利平-古拜杜林;赵晓佳;;金帐汗国——中世纪的国际贸易中心[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蔡家艺;;准噶尔的农业——准噶尔社会经济初探之二[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7 仲高;;乞寒习俗与苏莫遮[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8 康玉庆;靳生禾;;试论古都晋阳的战略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李书吉;;论太原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文芳;王大方;;论草原丝绸之路[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林省社科院院长、教授 邴正;东北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历史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刘广先;铁龙:宋代铜都[N];韶关日报;2010年
3 王大方;匈奴民族的历史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萧易;昆明人 一个强悍部落的背影[N];成都日报;2008年
5 田淑华;隆化历史考古研究的里程碑[N];承德日报;2008年
6 杨云峰;存“根”记[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农工党党员、市文物管理所 唐洪源;文物考古收获与展望[N];辽源日报;2005年
8 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二十三)[N];西部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艳;古代草原上的战争与和平[N];中国文物报;2004年
10 田夫;可以攻玉的译作[N];中国文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娜拉;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3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博;明代辉发部南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亚森·不沙克;当代维吾尔族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苗天宝;古突厥族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09年
4 李莎;论乌桓、鲜卑的南迁及其对汉匈关系的影响[D];渤海大学;2012年
5 蔡秀清;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6 阿地力;维吾尔史学发展研究(八世纪—十七世纪)[D];新疆大学;2006年
7 孟克巴雅尔;九十九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8 房忠伟;沙陀突厥对唐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与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查娜;关于阿鲁科尔沁旗的名称及设旗编佐过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汉兴;匈奴、鲜卑牌饰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0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3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