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清至绥远建城期间土默特地区移民的缘起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6 01:07
本文关键词:入清至绥远建城期间土默特地区移民的缘起与发展
【摘要】: 入清以来,土默特地区的移民问题倍受史学界关注,成为土默特地区社会生活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移民现象清以降由于其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要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其承袭明朝“板升”移民的历史,但是从类型、方式、构成、数量、影响等方面都表现出新时期、新阶段的移民特性。本文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专门对清前期,特别是清政府在土默特地区建立绥远城以前一百二十多年的移民问题进行系统和具体的研究。 在入清至绥远城建立这段历史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经过战争的严重破坏之后,迎来了一个较安定社会环境。整个漠南蒙古统一于强大的满清政府之下。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由于“废爵事件”,被否认“带地投诚”,而被清政府纳为其直辖领地。之后,清政府逐渐加强了对此地的管辖,采取分割和羁縻措施,伴之以政治瓦解、文化笼络和精神麻痹等政策,并与盟旗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了“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障”的目的。正是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伴随着清政府政策的演变,土默特地区日益被重视起来。特别是当清准战争爆发后,此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逐渐成为征伐噶尔丹的前沿阵地和粮食征集与存储地。在康熙中后期以后,此地的土地开垦因政府的行为而逐渐地提上日程,移民潮从此开始,到绥远城建成前后形成了入清以来第一次大的移民潮。之后,清政府考虑到移民人口对蒙古地方的巨大影响,对其统治不利,所以颁布法令,限制口里民人的出塞热潮。 这时期形成的移民潮,在其地域上主要是晋陕边民,特别是晋北地区;在民族构成上除大量的汉族人民外,还有回、满民族;在职业构成上有军人、商人、农民、工匠等,特别是以“雁行”方式流动的农业人口,他们不仅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而且对土默特地区的影响也最深远。 本阶段移民经雍正朝,到乾隆初年,进入土默特地区的人口约为四五十万。并且在移民形态上,有部分人口已经完成了由“雁行”到定居。对移民迁入地从生产方式、地方行政设置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土默特地区 绥远城 移民 形成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一、选题依据9
- 二、文献综述9
- 三、研究现状9-12
- 一、问题的提出与界说12-14
- 二、土默特地区移民的缘起与发展14-24
- (一) 入清以来土默特地区的情势14-17
- (二) 土默特地区移民的缘起17-20
- 1. 政事变幻 禁令松弛17-18
- 2. 战事变迁 地缘之殊18-20
- (三) 土默特地区移民的发展20-24
- 三、土默特地区移民的构成与影响24-38
- (一) 移民的地域构成24-26
- (二) 移民的民族构成26-29
- (三) 移民的职业构成29-33
- 1. 移民先锋——工匠29-30
- 2. 移民主力军——“雁行”农民30-32
- 3.塞外工商业的拉动者——旅蒙商人32-33
- (四) 移民对土默特地区社会的直接影响33-38
- 1. 经济上的影响33-36
- 2. 政治上的影响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3
- 致谢43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扬;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谐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斌;明清到民国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9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3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