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兴衰的历史缩影:论成都满城的变迁
本文关键词:治乱兴衰的历史缩影:论成都满城的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八旗制度 满城 兵丁胡同 辛亥革命 文化遗产
【摘要】:清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成都大城之内原少城所在地修建了满城,作为八旗子弟的驻地。满城在清代是"既丽且崇"且相对封闭的城中城,汉人不能随便进。八旗子弟习"清语骑射",享有特殊的待遇和较高的地位,但不能随便出满城。辛亥革命后,清朝及其八旗军事制度一起灭亡。满城不再是军营,八旗子弟为谋生计也奔走他乡,满城中的八旗子弟人数锐减,且地位低下,生活艰难。解放后,旧城改造,使得满城的建筑所剩无几。时至今日,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浪潮中,昔日满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两条兵丁胡同成为成都旅游休闲之地——宽、窄巷子。成都满城的变迁,就是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八旗制度 满城 兵丁胡同 辛亥革命 文化遗产
【基金】: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历史街区的复兴”(11SZYQN4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K29
【正文快照】: 康熙五十七年(1718),清廷从湖北荆州驻防部队中抽调2000满洲兵入川,以打击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藏军队,以后又增调1600名士兵,共有旗兵3000多名进驻巴塘、打箭炉等地。平定准噶尔部入藏之乱以后,旗兵始移驻成都。清朝在成都驻防采取与汉人同城分居形式,即在城中修建满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显昭;;巴蜀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动因试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李龙;;“新”的彷徨:民国四川西药商业的资本、经营与市场网络(1930—1940)[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白颖;;明洪武朝分封制度下王府建筑群基址规模初探[J];古建园林技术;2007年04期
4 刘雨茂;;青羊宫窑初探[J];成都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5 陈剑;;水井街酒坊遗址的发现与探索[J];成都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6 易立;;唐宋时期成都府辖县乡、里考[J];成都考古研究;2013年00期
7 刘友竹;;李白与成都[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4年00期
8 王增辉;;如何构建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城镇[J];城市;2014年09期
9 臧国亮;;晚清新政与中国城市近代化[J];华商;2008年20期
10 杨小奕;;成都市老皇城坝区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J];建筑史论文集;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小萌;;荆州满城、成都满城、大小金川史迹的考察[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张蓉;;探寻春秋时期成都城的规划意匠[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3 张学君;;明王朝对四川的治理与经济社会成效[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曾维加;道教的社会传播研究——以公元六世纪前巴蜀及中国北方为中心[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柏槐;民国时期成都工商同业公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贾玲利;四川园林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白昭薰;明朝与朝鲜王朝地方城市及建筑规制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子林;宋朝成都文化地理专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海默;两晋时期地方行政运作探微[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孙音;成都近代教育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陈洁;大慈寺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蔡致洁;川西名胜园林形成发展及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马睿;晚清到民国年间(1902—1949)政府对四川地区戏曲表演活动的介入与控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陈黎;清代成都重庆城市发展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会豪;秦汉以来成都锦江滨河人文景观的变迁及复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郭建强;成都地名探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毛震;成都市仿古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益彬;黄平;;清代成都竹枝词与成都满城[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黄平;从清代成都竹枝词看成都满城[J];文史杂志;2005年06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040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4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