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研究
本文关键词: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研究
【摘要】: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一个最为明显的表征就是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行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反应社会变革最为敏感的领域。”目前对于湖南近代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而对于近代湖南物质生活这块涉足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研究,让我们更清楚看到近代湖南社会的全貌及其特点。 本文结构框架如下: 引言部分,概述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动态及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阐述物质生活的概念,内涵及湖南传统物质生活基本概况及其特征。 第二章:分四个阶段来论述近代湖南物质生活演变概况:一是1840—1895年,传统物质生活的延续及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初步启动期;二是1895—1911年,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全面启动及初步发展期;三是1911—1928年,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加速发展期;四是1928—1949年,近代湖南物质生活在徘徊中走向成熟发展期。 第三章:探析近代湖南物质生活演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外力冲击,西方近代物质生活的冲击对于加速湖南物质生活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近代湖南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及发展对湖南近代物质生活的演变起着基础性作用;三是社会政治变革的影响;四是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近代湖南物质生活演变的特点。近代湖南物质生活在其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或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或更为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湖南近代物质生活启动及发展都要慢于沿海地区及一些内地通商港口城市;二是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发展极不平衡。三是近代早期湖南受湘军兴起的影响,其物质生活发展与其它省份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四是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演变受政治变革、战争及天灾人祸的影响特别大。五是在湖南物质近代化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湖南物质生活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五章,近代湖南物质生活与社会变迁。近代湖南物质生活是在近代湖南社会变迁中演变的,但与此同时,物质生活的演变也对近代湖南社会变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与近代湖南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演变对于近代湖南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二是物质生活与近代湖南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物质生活内容尤其是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近代湖南人一些传统社会生活及价值观念的变化。 结语部分,对本文内容作了一个简单的小结,并从中得出几点认识:首先,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其次,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必须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必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最后,对于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要加以引导,让广大人民走上一条健康生活的道路。
【关键词】:湖南 近代 物质生活 演变 社会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5;K29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0
- 绪论10-13
- 第一章 物质生活的基本概念及传统湖南物质生活基本特征13-23
- 1.1 物质生活的概念、内涵13-15
- 1.2 湖南传统物质生活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主要特征15-23
- 第二章 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概况及其演变及演变过程23-88
- 2.1 1840—1894年,湖南传统物质生活的延续与近代物质生活的初步启动时期23-40
- 2.2 1895—1911年,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初步发展期40-56
- 2.3 1912—1928年,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加速发展期56-74
- 2.4 1928—1949年,湖南物质生活在徘徊中逐步发展期74-88
- 第三章 近代湖南物质生活演变的主要原因88-105
- 3.1 外力的冲击88-96
- 3.2 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96-100
- 3.3 社会政治变革的影响100-102
- 3.4 社会伦理、价值观变化的作用102-105
- 第四章 近代湖南物质生活演变的特点105-121
- 4.1 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近代化起步晚,发展程度较低105-108
- 4.2 近代前期,受湘军兴起的影响,湖南物质生活的发展呈现出与其它省份不同的演变趋势108-109
- 4.3 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的发展极不平平衡109-115
- 4.4 近代湖南的物质生活演变受各种社会变革及天灾人祸的影响甚巨115-118
- 4.5 在近代化过程中,在不少传统物质生活淘汰的同时,湖南一些传统的物质生活也得到发展118-121
- 第五章 近代湖南物质生活与社会变迁121-142
- 5.1 物质生活的演变与近代湖南经济变迁121-129
- 5.2 物质生活演变与近代湖南人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129-142
- 结语142-146
- 参考文献146-154
- 后记154-155
- 附录155-1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熙国;洪军;;论韩末期近代化过程中基督教会的作用[J];韩国研究论丛;2002年00期
2 于稳立;李鸿章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朱晓原;也谈中国近代化的迟滞问题[J];沧桑;2004年Z1期
4 徐扬;论辛亥革命后的贵阳城市近代化[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郑琪;论“崇拜意识”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副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飞;王翼;;从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繁荣到中国原创小说的近代化[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陈元明;;也谈革命与改良——由泰国朱拉隆功改革所想到的[J];消费导刊;2008年10期
8 孤鸿远走;;“拼命三郎”汪涵:爱拼才会赢[J];意林(原创版);2009年04期
9 赵守新;;如何把握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2期
10 寇江南;;清末海军教育的发展及其对科举制度的冲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清华;;中日近代化之初的两种对外开放观——“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思想比较[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2 朱文蔚;;探寻低碳经济背景下湖南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3 朱文蔚;何解定;;探寻低碳经济背景下湖南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百浩;;中西近代城市规划比较综述[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5 傅海伦;;李善兰与中国数学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穗梅;;孙中山建设近代都市的理想与实践——以广州为例[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提高调研水平 增强服务效能[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8 ;华蘅芳先生科学思想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科技近代化的贡献[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荆世杰;周其厚;;近代山东的矿业——外力冲击下的现代化的艰难行进[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曾海洋;;知识型地方精英与闽南社会经济的近代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志红;服务三湘 给力湖南[N];湖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登科;五纵七横绘出湖南新蓝图[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杨跃伟 周琳 黄文胜 郑玲 封锐;辉煌60载,加油为湖南![N];湖南日报;2010年
4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韩永文;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助推湖南经济发展[N];湖南日报;2010年
5 记者 文星明 张科;千亿资金“输血”湖南经济[N];湖南经济报;2003年
6 娄底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云柱 益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国湘 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爱才 郴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戴道晋 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 彭宪法 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天锡 湖南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湖南省信息产业厅厅长 陈彰清 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局长 龙新平 岳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罗碧升;共铸湖南经济“铁脊梁”[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娜 王晓红;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8 记者 田甜;徐守盛会见帅军庆[N];湖南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昭红;湖南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记者 刘爱平;湖南借武广高铁北拓湖北南联广东促自身发展[N];人民铁道;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华;湘军与晚清湖南社会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国言;湖南生猪生产波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陈亮明;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与森林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4 吴雄周;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兴豪;1912—1937年湖南经济现代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杨志军;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1860-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建;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湖南两型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彭秀丽;湖南矿产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黄新宇;湖南特色文化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孟祥沛;中日民法近代化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林琳;总理衙门与晚清近代化[D];吉林大学;2007年
2 吴洪玲;英国专利制度的确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翠萍;晚清地方自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昭锋;卢作孚与中国企业管理的近代化[D];山东大学;2008年
5 耿金龙;留美学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D];河北大学;2006年
6 胡宁宁;崇厚对外交涉思想及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福林;我国近代破产法立法研究(1906年-1935年)[D];复旦大学;2009年
8 岁有生;财政制度近代化的尝试[D];郑州大学;2004年
9 杨芳;宗藩体制与晚清外交[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小红;杜重远与景德镇瓷业改革[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60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6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