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缘起与音乐角度论述台湾庙会文化中的南管系统文阵
本文关键词:从缘起与音乐角度论述台湾庙会文化中的南管系统文阵
更多相关文章: 庙会文化 阵头 南管系统文阵 车鼓阵 竹马阵 牛犁阵 桃花过渡阵 七响阵 太平歌阵 文武郎君阵 南管阵
【摘要】:阵头(艺阵)是庙宇庆典活动时,伴随神舆恦境游行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是寺庙活动中最能与常民生活互动的一项民间艺术。台湾庙宇多,民间信仰发达,连带的也促使阵头蓬勃发展,不仅数量可观、种类也多元,根据统计至少有两百种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汉族福佬系阵头。 台湾阵头的分类方式,长期以来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从演出性质将其分为「文阵」与「武阵」两种,直至公元1990年代以后,才有学者因文阵与武阵的分类方式,无法涵盖台湾所有阵头,乃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切入所作的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就音乐性阵头言,主要可分为南管、北管两大系统。 而本论文所要论述的则属各不同分类法中的文阵、小戏阵头、音乐阵头、载歌载舞的阵头、只歌不舞的阵头,且皆属南管系统阵头,包括车鼓阵、竹马阵、牛犁阵、桃花过渡阵、七响阵、太平歌阵、文武郎君阵。而南管阵是狭义南管音乐的阵头化,因此必要时也列入探讨。 本论文将从缘起、音乐角度来论述这些庙会文化中的南管系统文阵。缘起方面,除从文献与实地调查中论述「一般传说」外,拟从正史、文人笔记、小说等文献中着手,去寻找「有稽可考」之历史。音乐方面分成「乐器」与「曲目」两部分,而曲目又分成「歌乐曲曲目」与「器乐曲曲目」,歌乐曲曲目再分成「南管系统曲目」、「民歌系统曲目」,除文献整理、归纳、探讨、比较、研究外,主要以笔者多年来实地调查之所得,来论述台湾庙会文化中的南管系统文阵。 台湾阵头艺术文化虽丰富多采,但长期以来却在民间底层自生自灭,不为官方与主流文化所重视,加上外在大环境的改变与冲击,阵头的发展已文衰武盛,尤其南管系统文阵没落速度之快令人不胜嘘唏,因此本论文的研究除具保存功能外,也希望能提供后人研究之参考,更重要的是期能为历史留下更多的回忆与见证。
【关键词】:庙会文化 阵头 南管系统文阵 车鼓阵 竹马阵 牛犁阵 桃花过渡阵 七响阵 太平歌阵 文武郎君阵 南管阵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7;K892.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7
- 目录7-9
- 图目录9-18
- 表目录18-21
- 谱例目录21-22
- 附录目录22
- 表附录目录22-24
- 绪论24-36
- 第一章 台湾的庙会与阵头36-116
- 第一节 庙会文化信仰36-59
- 一、台湾的宗教信仰36-37
- 二、台湾的民间信仰37-39
- 三、台湾民间信仰产生之背景39-41
- 四、台湾民间信仰之祀神41-48
- 五、台湾的庙会文化48-59
- 第二节 阵头活动59-84
- 一、艺阁59-61
- 二、阵头61-83
- 三、阵头活动83-84
- 第三节 台湾南管系统文阵84-116
- 一、载歌载舞之文阵85-105
- 二、只歌不舞之文阵105-116
- 第二章 台湾南管系统文阵之缘起116-170
- 第一节 一般传说116-143
- 一、载歌载舞之文阵116-139
- 二、只歌不舞之文阵139-143
- 第二节 有稽可考之历史143-170
- 一、载歌载舞之文阵143-159
- 二、只歌不舞之文阵159-170
- 第三章 台湾南管系统文阵之使用乐器与乐队编制170-250
- 第一节 使用乐器170-226
- 一、载歌载舞之文阵170-203
- 二、只歌不舞之文阵203-226
- 第二节 乐队编制226-237
- 一、载歌载舞之文阵226-233
- 二、只歌不舞之文阵233-237
- 第三节 南管系统文阵目前使用乐器介绍237-250
- 一、吹管乐器237-239
- 二、擦弦乐器239-241
- 三、弹拨乐器241-243
- 四、打击乐器243-250
- 第四章 台湾南管系统文阵之曲目250-374
- 第一节 歌乐曲250-314
- 一、南管系统曲目250-282
- 二、民歌系统曲目282-314
- 第二节 器乐曲314-344
- 一、载歌载舞之文阵314-339
- 二、只歌不舞之文阵339-344
- 第三节 共有曲目与分析344-374
- 一、共有曲目344-356
- 二、南管系统歌乐曲之分析比较—以[共君断约]为例356-374
- 结论374-382
- 附录382-432
- 参考资料432-448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448-450
- 致谢450-452
- 个人简历452-4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嘉林;;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唤醒和传承台湾先贤视中国为祖国的认同[J];台声;2010年11期
2 王晓波;;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中国是台湾人民用生命捍卫的祖国[J];台声;2010年11期
3 安东;;1949-2009年台湾历史上的十二月[J];台声;2010年12期
4 王宏德;;静默中的悲伤——从《悲情城市》看台湾光复初期的台湾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5 陈小冲;;试论台胞在大陆的抗日活动及其对台湾前途命运的思考——兼评所谓日据时期台湾人的“台独”运动[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03期
6 修瑭;;花莲县文化之旅[J];台声;2010年02期
7 ;新识[J];看历史;2011年08期
8 安东;;1949-2009年台湾历史上的六月[J];台声;2010年06期
9 王震亚;;早期台大的三位大陆籍教授[J];民主;2011年06期
10 肖军;;不屈的民族魂——台湾少数民族抗日史实图片展在京举行[J];台声;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部分 台湾光复[A];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刊[C];2005年
2 张文生;;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玉国;;厦门大学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在正;;台胞在大陆抗日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小冲;;1943~1945年台湾光复前后史事述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双一;;从詹作舟诗作看光复前后台湾民众心态的演变[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豫豫;;抗战后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台湾光复[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8 王晓华;;台湾光复后的军事接收问题及其后果[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9 褚静涛;;台湾革命同盟会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褚静涛;;台湾光复与国民政府恢复行使主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文宣部长 戚嘉林;纪念台湾光复65周年之历史意义[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平;我们为什么纪念台湾光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记者 廉维亮;纪念台湾光复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记者 王宇航;台湾光复值得两岸人民永远纪念[N];团结报;2010年
5 记者 赵博;台湾光复值得两岸人民永远铭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陈宇颖;两岸学者纪念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N];团结报;2010年
7 记者 林文家;台南县县长苏焕智参访湄洲岛[N];湄洲日报;2010年
8 苑毓翔;台湾“二·二八”事件再审视[N];团结报;2011年
9 记者 姚小敏邋孙立极;台各界纪念台湾光复63周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任孟山);纪念台湾光复 重温历史荣耀[N];华夏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玲玉;从缘起与音乐角度论述台湾庙会文化中的南管系统文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辰霞;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娟;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4 李睿;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流昌;天道传奇[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琳;195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改造运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纪家琳;台湾当代庙宇剧场戏台体制与管理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9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跃乾;日据时期台湾留日学生与战后台湾政治[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鲜;美国对台技术援助研究(1951-1965)[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虞乐仲;知识分子与台湾的政治民主化[D];浙江大学;2010年
3 黎乐;日据初期台湾的鼠疫与卫生防疫事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美芬;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特征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赵金磊;中国国民党自身变革及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王海洋;情境变迁、精英选择与台湾政党体制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阳;蒋经国治台时期国民党“本土化”政策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冰;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9 刘明兴;善后救济台湾分署研究(1945.10-1947.05)[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云钦;《中国论坛》对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制度的忧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0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7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