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林浦历史文化初探
本文关键词:福州林浦历史文化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林浦 历史文化 耕读传统 交通 经济 民间信仰 名人
【摘要】:城市化浪潮背景下的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传承,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历史学、人类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州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耕读传统、古代交通与经济模式、民间信仰体系、历史名人等不同角度对林浦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进行全方位解读,对文化林浦、经济林浦、信俗林浦、宗族林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与反映,填补了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空白。本文认为,植根于闽江之滨,沐浴于邹鲁之风,为林浦奠定了生计模式与文化氛围的底色;而南宋末年的抗元斗争与明代中叶的科举辉煌两个历史高峰,则给林浦深深打上了爱国爱乡、知足常乐的文化烙印。今天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开发,必须把保护有形的遗产与保护无形的传统结合起来,把政府主导与讲究科学、依靠群众结合起来,实现古村落在现代社会中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林浦 历史文化 耕读传统 交通 经济 民间信仰 名人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95.7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绪论9-19
- 第一章 林浦村概况19-31
- 第一节 林浦村的自然环境19-21
- 第二节 林浦行政建置归属演变21-24
- 第三节 林浦村人口与姓氏24-31
- 第二章 林浦村的深厚文风31-49
- 第一节 濂江书院:林浦文人的精神家园31-35
- 第二节 牌坊照耀下的科举黄金时代35-40
- 第三节 从族谱家训看林浦的儒家耕读传统40-42
- 第四节 儒化的风水观念对林浦整体景观的影响42-49
- 第三章 林浦的经济模式与古代交通49-63
- 第一节 鱼牙、蛎房牙与肩挑贸易: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插曲49-54
- 第二节 码头、石塔、炮台:中国古代典型的水路要道54-60
- 第三节 林浦经济模式及古代交通的影响60-63
- 第四章 林浦独特的民间信仰63-77
- 第一节 平山泰山宫的泰山信仰63-68
- 第二节 地方保护神信仰68-74
- 第三节 瑞迹寺游神74-75
- 第四节 林浦民间信仰的几个特点75-77
- 第五章 林浦民居与历代名人77-93
- 第一节 福州气候与林浦民居77
- 第二节 林浦民居的一般特点77-78
- 第三节 名人辈出的林氏祖宅78-88
- 第四节 中西合璧的濂浦炽厝88-93
- 第六章 林浦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93-103
- 第一节 有形的历史遗产的保护93-97
- 第二节 无形的文化遗产的传承97-99
- 第三节 对林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99-103
- 结论103-105
- 附录1105-107
- 附录2107-109
- 附录3109-111
- 参考文献111-115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115-117
- 致谢117-119
- 个人简历119-12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李庆真;乡村情缘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效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何水;;徽州民居中女性空间浅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杨兰英;;关于徽州“天井”建筑空间设计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郭其智;;更爱枝头弄金缕 异时相对掌丝纶——汉民族植物民俗文化举隅[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陈晓华,华波,周显祥,张婷;中国乡村社区地理学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7 翁有志;丁绍刚;;国内乡村景观规划文献研究分析与评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8 张玉梅;王勇;;国内乡村聚落空间整合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9 张光英;;闽东木拱廊桥建筑与传统村落环境意象研究——以闽东寿宁尤溪古村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10 张月;杨丹;罗谦;;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彭家寨吊脚楼群生成机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忠;;法学实证研究的种类及其地点选择[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吴羽;;传统乡村自组织组织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以贵州安顺“屯堡第一村寨”九溪村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锋;颜红影;;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和谐观”元素分析及设计借鉴[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石慧琼;;着力解决农村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问题[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允树;;严复出生地在福州苍霞洲[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8 周贤润;;屯堡族群通婚圈的社会人类学考察[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帅凯;尚改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刘沛林;申秀英;;诗意地栖居:和谐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境界[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珊珊;明清侯官许氏家族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阮娟;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诗媛;我国柑橘产业化中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青;温州芙蓉古村建筑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朱艳芳;客家围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付洁;道教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怪系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肖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党群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0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9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