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杜重远与景德镇瓷业改革

发布时间:2017-10-28 06:09

  本文关键词:杜重远与景德镇瓷业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景德镇 杜重远 行帮 近代化


【摘要】:景德镇素以瓷器久著盛名,清朝乾隆年间,瓷业的发展达到顶峰。但晚清以降,外敌入侵,战争频繁,国门打开,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国货销售锐减,许多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倒闭,景德镇瓷业受到严重摧残,一落千丈。鉴于此,本论文选择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改革家杜重远在“赣政十年”间的现代化瓷业改革来为切入点,来探讨明清盛极一时的景德镇瓷业在近代突然衰落的真正原因。文中详细阐述了杜重远改革措施及其具体实施过程,对近代景德镇的传统瓷业经济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与反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传统手工业市镇的发展逻辑与现代化工业的悖论是景德镇瓷业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景德镇 杜重远 行帮 近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97
【目录】:
  • 导言6-8
  • 第一章 改革前景德镇的瓷业与社会8-16
  • 一、景德镇概貌8-9
  • 二、景德镇瓷业衰败的原因9-16
  • (一)、时局的影响9
  • (二)、外货的输入9-10
  • (三)、交通的困难10-11
  • (四)、税捐的繁重11-12
  • (五)、制瓷技术的退步12
  • (六)、行帮的控制12-16
  • 第二章 杜重远在景德镇的瓷业改革16-42
  • 一、有识之士及江西当局的努力16-17
  • 二、杜重远的生平简介17-22
  • (一)、求学时期17
  • (二)、回国办窑厂17-18
  • (三)、抗日救亡活动18
  • (四)、改革瓷业18-19
  • (五)、“新生事件”19-20
  • (六)、“西安事变”前后20-21
  • (七)、新疆办学21-22
  • 三、调查景德镇22-24
  • 四、改革的具体措施24-42
  • (一)、设陶业管理局及其在景德镇的各项改革24-40
  • 1、陶业成员养成所26-27
  • 2、取缔传统陋规27-32
  • 3、生产技术及其工艺改进32-34
  • 4、社会生活及工人文化教育34-36
  • 5、瓷业生产供销方面36-40
  • (二)、创建新式瓷厂——九江光大瓷厂40-42
  • 第三章 改革的失败及原因42-46
  • 一、改革的成效42-43
  • 二、失败的原因43-46
  • (一)、战争的爆发43
  • (二) 杜重远的离职43-44
  • (三) 陶业管理局缺乏行政实权44
  • (四) 遭到当地陶工和行帮的反对44-46
  • 结语:传统手工业市镇的发展逻辑与现代化工业的悖论46-47
  • 附录47-51
  • 参考书目51-53
  • 后记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为任;“为人民尽忠的永久典范” ——杜重远在新疆[J];党史纵横;1998年06期

2 徐家俊;杜重远被押漕河泾监狱的前前后后[J];钟山风雨;2003年02期

3 闾小波;“《新生》事件”与杜重远遇害[J];炎黄春秋;1995年11期

4 阎梅;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在新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09期

5 赵鸿声;纪念现代陶瓷工业的先驱杜重远[J];景德镇陶瓷;1994年01期

6 朱方琴;爱国者的人生历程——杜重远事略[J];党史纵横;1998年07期

7 徐建东;西部边陲的“文化列车”——杜重远与新疆开发[J];党史纵横;2002年06期

8 张兰;有关杜重远的两件史料[J];民国档案;2003年03期

9 张德山;陶瓷教育家杜重远[J];景德镇陶瓷;2000年03期

10 沈谦芳 ,赵文库;囚徒未敢忘忧国——杜重远与西安事变[J];党史纵横;199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创华;;瓷都景德镇旅游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章荣庆;章立东;;建设和发展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构想[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刘昌兵;;论景德镇、赣州传统建筑的规划与老城区的发展[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4 陈雨前;;元代景德镇青白瓷特征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专辑(上)[C];2006年

5 谢国喜;冯松林;冯向前;汪燕青;朱继浩;;景德镇湖田窑古瓷的NAA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詹嘉;;景德镇陶瓷之路遗产与生态的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卢娟华;;悠悠寸草心——论胡辛创作的故园情结[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8 谢国喜;冯松林;冯向前;汪燕青;朱继浩;;北京毛家湾出土古瓷产地的核分析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9 袁绍荣;;江西旅游资源分区[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10 智一桐;;浅谈扮演历史真实人物的几点体会[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剑能;景德镇兴衰[N];南方周末;2004年

2 占和福 张 荣;景德镇中院念好“三字”审判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记者 黎晓艳 实习生 王璐 肖荷君;江西一景点来黄发放百万旅游券[N];黄石日报;2009年

4 胡瑛;景德镇:愈九成企业对政府扶持政策满意[N];中国信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蔡虹;景德瓷进京“变脸”[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王隆夫:景德镇传统工艺“后继乏人”[N];深圳商报;2011年

7 沈洋 黄和迅;景德镇手工制瓷路在何方[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记者 史晓菲;景德镇瓷业能源压力渐缓[N];消费日报;2006年

9 与凡;景德镇殷陶制瓷亮相京城[N];中国商报;2008年

10 若依;千年窑火青花瓷[N];国际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2 周思中;清宫瓷胎画珐琅的艺术及历史研究:1716-1789[D];清华大学;2006年

3 高纪洋;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刘谦功;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崛起的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D];清华大学;2007年

5 杨亮;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新天;中国东南海洋性瓷业发展史[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杨玉璋;繁昌柯家冲瓷窑遗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王强;货殖名物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9 牛永革;地理品牌特征及其形象的关联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毛雄飞;传承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红;杜重远与景德镇瓷业改革[D];南昌大学;2005年

2 陈欣星;对赣东北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清华;景德镇人才开发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罗亨江;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洁;中国传统艺术资源与当代雕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苏永明;行帮与景德镇社会变迁[D];南昌大学;2005年

7 张红霞;论景德镇传统釉上彩雕塑瓷[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8 陈世阳;杜重远与《新生》周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9 江卫华;振兴景德镇日用陶瓷品牌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占永志;景德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106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106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