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清代后期台湾雾峰林家与官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9:25

  本文关键词:清代后期台湾雾峰林家与官府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雾峰林家 清代后期 官府


【摘要】: 雾峰林家是清代、特别是清代后期台湾的重要家族之一,有“台湾第二家”之称。雾峰林家的发展轨迹与台湾社会从武到文、从移垦到定居的转型几乎是同步的。 1746至1854年,雾峰林家开始在台湾中部崭露头角。从渡台拓荒的林石到戮力经营商业的林甲寅,经过三四代的努力,雾峰林家在台湾中部站稳了脚跟,并初步与官府发生了联系,以土豪的身份影响着家乡。 1854至1862年是林家与官府关系的融洽期。林文察因为协助官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发迹,林家族人通过军功和捐纳等途径进入官场,并跟官府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家乡,则开始依靠官绅身份扩张政治和经济势力。 1862至1864年是林家与官府关系的紧张期。在镇压戴潮春起义的过程中,雾峰林家迅速从一个普通地方豪族成为中部第一大家族,他们在扩张财势和政治权力的时候,不能适可而止,造成一族独大之势,触及了官府要害,破坏了皇权、官权、绅权之间的平衡,遭到了族敌和官府的嫉视。 1864至1871年是林家与官府关系的恶化期。为了打击逐渐坐大的林家,官府利用民人,制造了一连串的控林案和林文明案。林家与官府关系急剧恶化,林家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1871至1882年是林家与官府关系的调整期。在林文明案中,林家认识到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危险性,乃采用京控的途径伸冤,但始终没有效果,林家乃意识到与官府妥协的重要性,愿意结案,官府不予进一步追究,林文明案遂不了了之。 1882至1895年是林家与官府关系的巩固期。为了重振家族,在中法战争时期和建省初期,以林朝栋为首的下厝和林文钦为首的顶厝积极为官府效力,极力重塑与官府的良好关系。林文钦中举是林家家族气质由武质渐趋文质的契机,在这一时期,林家获得了官府的信任,蜕变成为标准的士绅家族。
【关键词】:雾峰林家 清代后期 官府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95.8;K25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前言6-13
  • 一、关于雾峰林家的专门研究6-9
  • 二、台湾文献丛刊及其他相关资料9-10
  • 三、中国官制和绅士研究10-13
  • 第一章 雾峰林家的兴起(1746-1854)13-21
  • 第一节 林石的拓荒13-14
  • 第二节 林家第三四代的经营14-21
  • 第二章 林家与官府关系的融洽期(1854-1862)21-30
  • 第一节 从囚犯到将军21-25
  • 第二节 叱咤闽浙的林文察25-30
  • 第三章 林家与官府关系的紧张期(1862-1864)30-48
  • 第一节 林文察与戴潮春起义30-38
  • 第二节 林文察被迫内渡与殉职漳州38-44
  • 第三节 林文察和上升时期的雾峰林家44-48
  • 第四章 林家与官府关系的恶化期(1864-1871)48-62
  • 第一节 民人控林案48-52
  • 第二节 林文明案52-62
  • 第五章 林家与官府关系的调整期(1871-1882)62-74
  • 第一节 不屈不挠的四次京控62-67
  • 第二节 林文明案及京控案之性质67-74
  • 第六章 林家与官府关系的巩固期(1882-1895)74-83
  • 第一节 林家的重振74-78
  • 第二节 雾峰林家的家族史所反映的历史大势78-83
  • 结语83-84
  • [参考文献]84-89
  • 后记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明立;;“广告”小考[J];语文月刊;2011年06期

2 施学敏;张程程;;浅论周代的社会结构[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3 弘农;;紫砂壶收藏鉴定常识[J];协商论坛;2011年07期

4 周思中;汪冲云;黄薇;;清中期后官窑彩绘瓷中的御窑厂图像研究[J];中国陶瓷;2011年07期

5 张大龙;;犀角绝唱——犀角雕身价风生水起[J];宁夏画报(生活版);2011年04期

6 林欢;;从墨票看胡开文墨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徽学;2010年00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伏平;;宁夏的伊斯兰教[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2 陈支平;;清代泉州黄氏郊商与乡族特征[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魏开肇;;慈禧太后和古都北京早期现代化[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马场昭佳;;清代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与征四寇故事[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5 杨载田;徐美;;湖南]\0山景区依托型休闲农业发展探索[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吉;艳丽多彩的花鸟纹茶盖碗[N];苏州日报;2006年

2 何一民;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N];山西政协报;2005年

3 赵仲达;民国雕板《灶君真经》[N];中国商报;2007年

4 姜广辉;晚清公羊学案[N];光明日报;2008年

5 张宗伟;石猪汉韵 精美罕见[N];中国档案报;2006年

6 何一民;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05年

7 玉羡;历代书画用纸异同[N];中国商报;2003年

8 张红中 晓阳;西周毛公鼎珍贵铭文拓片复制面世[N];陕西日报;2005年

9 ;清代制墨名家[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玉蝉[N];中国矿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福轩;清代赋论流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曹明升;清代宋词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于海波;清代净土宗著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萍;清代后期台湾雾峰林家与官府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陈丽;清代后期汕头的对外贸易(1860-1911年)[D];暨南大学;2005年

3 陈道文;清代后期青楼小说女性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李亚红;清代对胥吏的管理及其体制缺陷(1644-1840)[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魏思艳;清代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燕婷;清代钱塘闺阁词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长根;清代昆明城市民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希伟;清代山东乡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何岩;伊秉绶书法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陈吉良;清代湖南书院课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1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121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