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1911年安庆地区梅雨特征重建及灾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22:09
本文关键词:1881-1911年安庆地区梅雨特征重建及灾害研究
【摘要】: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清末管辖着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桐城六县。该区域处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梅雨带中间地段。本文以对1881-1911年安庆地区梅雨序列的重建为基础,分析该时段梅雨期特征,并通过对单站长时段梅雨期序列中梅雨间歇期的分析,对历史二度梅的判断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以1882年水灾和1887年旱灾为例,对两次灾害的天气成因进行分析,探讨梅雨特征值异常导致区域社会水旱灾害发生的天气过程,并探究其社会响应机制的运作。结果表明:(1)入梅集中在6月3候至5候,出梅集中在7月2候到3候,梅雨期一般为15-35天。平均入梅日为6月13日,比器测时期晚1日;平均出梅日为7月8日,比器测时期早1日;平均梅雨期长度为26天,比器测时期少1日。(2)以6月15日一7月10日之间的降水集中期内出现≥6日的连晴天气作为安庆地区历史二度梅的判断指标,并识别出1881-1911年存在1909和1911两个二度梅年。(3)夏季水旱灾害发生的客观条件是梅雨期特征值异常,梅雨期间持续集中强降雨和雨期过长导致光绪八年水灾,而梅雨雨量偏少和伏旱期高温少雨则是光绪十三年安庆地区旱灾的天气背景。(4)区域社会对灾害的应对能力强弱主观上决定了灾情的严重程度,安庆地区积贫积弱,梅雨期稍有异常则堤渍城毁或连旱数月。(5)虽然清末灾害应对机制已成熟,但国家尺度的政治经济事件影响了救灾,官方救灾迟缓低效,区域社会自救、互救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建1881-1911年安庆地区的梅雨序列,并根据该时段梅雨间歇期特征,初步制定了单站历史二度梅判断方法。第二部分,以光绪八年梅雨引发的水灾为例,对其时空分布状况进行重建,并通过安庆地区探究水灾的社会响应。第三部分,以光绪十三年安庆地区旱灾为例,对其时空分布进行重建,探究此次灾害的天气及社会成因,进一步探析此次灾害的影响、区域社会和官方的应对措施,以及国家尺度的事件对区域灾害响应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永光;陈炯;葛国庆;黄艳芳;张春喜;;梅雨锋的天气尺度研究综述及其天气学定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1187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18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