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阡水族的传统节日与礼物交换——围绕一份民间账簿的讨论
本文关键词:九阡水族的传统节日与礼物交换——围绕一份民间账簿的讨论
【摘要】:本文围绕一份账簿对九阡水族的传统节日和礼物交换进行讨论和研究,解释和揭示了九阡水族社会内部和外部其实存在着若干个"节日圈",而这种"节日圈"的功能主要在于,通过传统节日中的人情往来和礼物交换,有效地构建了九阡水族地方社会关系网络,积极促进了九阡水族地方社会结构的稳定运行。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C85003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青年联合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S2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K877;K892.3
【正文快照】: 九阡水族,分布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九阡镇境内。九阡镇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乡镇,总面积为32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31.8亩,人均耕地0.74亩,下辖12个行政村,161个村民小组。其东面与榕江县水尾乡相接,西距周覃镇不足十公里,北面是处于较高山区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拓;叶建;;从水语词汇看水族的历史起源痕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2 肖渊实;;云南省水族“吞口”舞体育文化价值和传承动力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2期
3 张振江;;水族村寨空间结构中的家族制约因素——以的远村寨为个案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赵凌;;拉旦水族村酒歌的音乐人类学考察[J];歌海;2012年01期
5 谢传红;赵凌;;水族古歌音调与水语发音关系探微[J];歌海;2012年02期
6 王亚琼;顾晓艳;;水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杨志强;张旭;;前近代时期的族群边界与认同——对清代“苗疆”社会中“非苗化”现象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黄千;陈笑蓉;倪利华;;水书字音编码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蒋南华;蒙育民;;水族源流考(下篇)[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石开忠;民国时期贵州的民族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大岭;覃远建;;喀斯特乡村水族民居文化研究——以贵州荔波县为例[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大岭;覃远建;;荔波喀斯特地区水族民居文化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3 韦永武;韦荣康;;水族历史传承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4 欧阳大霖;;水书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5 刘剑;;水族蛋卜探析——以姑引村石氏蛋卜为例[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6 张兴雄;;水族端节祭祖仪式与“忌油圈”——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板告村板鸟寨为个案[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翟宜疆;水文造字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明;《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秋云;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10 范连生;建国初期三农问题与乡村社会变迁(1949-1956)[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荀利波;古敢水族《吞口》舞创作的文化背景与价值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陈永娥;黔南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廖崇虹;水书文化开发性保护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罗开梅;三都水族自治县计生奖扶政策实施效果分析[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张婧;三都水族马尾绣艺术初探[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6 郑利锋;浅析水族剪纸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7 王炳江;水书启蒙拜师祝词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8 韦荣平;水书鬼名文字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9 杨凝华;回族女性罪犯心理及改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唐晴晖;湘西苗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姗姗;;中国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2 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4期
3 张建新;赵建玲;;分享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著名学者冯骥才谈过年[J];w,
本文编号:1199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19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