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时期满蒙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太祖时期满蒙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满蒙关系 盟誓 联姻 经济 文化 习俗 宗教
【摘要】:许久以来,蒙古民族与女真(满洲)民族是在中国乃至东亚、内亚历史舞台上产生最重要作用的诸民族中的两大民族。在明清之际,这两大民族又历史性地相遇,并经过持续、反复的斗争与联合,最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地域广大的清朝。详细考察本阶段女真(满洲)、蒙古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关系,对于理解清朝国家的性质与中国国家的历史,对于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必要性。鉴于清初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不能在一篇学位论文中完成的实际,本文则只探讨清太祖当政的这一阶段。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及研究概况、主要依据的史料、研究方法和各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首先论述元亡之后明朝、北元的对立状态及它们对女真地区的控制,认为明廷、北元、朝鲜均想政治上控制女真地区,但三方始终没有成功。其次研究女真地区受蒙古文化影响的过程,认为女真人受蒙古文化影响比汉文化、朝鲜文化更为深刻,其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的借鉴和应用上。接着研究明中后期达延汗左右两翼的扩张、蒙古封建割据的形成及女真各部的崛起,认为达延汗及其继承者们的扩张活动,最终确立了达延汗子孙对东蒙古的完全统治;但蒙古贵族传统的分封制,导致了蒙古地区封建割据的形成和泛滥;与此相反,同一时期女真各部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最后分析认为明代满蒙两族,具有经济市场需求的相同性、文化习俗的相近性。第二章先介绍金国政权的建立过程及其受蒙古文化的影响:认为金廷的汗号、台吉及文武官员的巴克什、巴图鲁、扎尔固齐等名称都是深受蒙古文化影响的结果。其次研究内喀尔喀五部的形成及其封建贵族的驻牧地;认为内喀尔喀五部的地域一直在漠南,有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兀良哈三卫的许多部民是组成内喀尔喀五部属民的主体。最后考察努尔哈赤时期的满蒙立誓联盟、联姻关系,认为满蒙贵族刑白马、乌牛祭天地的习俗是北方各民族共有的古老习俗,他们盟誓的主要目的是联合对付明朝和察哈尔部林丹汗政权。努尔哈赤时期满蒙联姻的特点是:前期以科尔沁、扎鲁特嫁女为主;后期以满族贵族嫁女为主,但所嫁的均是已归顺的蒙古贵族。第三章先考察努尔哈赤时期满蒙经济关系即满蒙贵族之间的“献礼”与“回赏”;认为金廷已取代明朝在辽东地区唱市赏主角,辽东边外的科尔沁、内喀尔喀五部等蒙古开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9.1;K2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承志;;给“T”们写点什么[J];作品;2011年09期
2 ;“彝海结盟”永传佳话[J];西南民兵;2010年02期
3 黄海会;;天马行地 胡兰成的学与文[J];上海文化;2011年04期
4 何廷艳;;浅析锅庄舞的形成历史[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梁黎;;肖子生(佤族)[J];中国民族;2011年07期
6 梅沪瓯;;沪、甬、杭三看瓯剧——瓯剧《高机与吴三春》观后[J];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S1期
7 翟立伟;荣先清;;乌喇末代国主——布占泰[J];学问;2003年07期
8 吕鹏志;;天师道登坛告盟仪——《正一法文法{摬恳恰房悸踇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9 ;米洛西 缘于石头爱上砖[J];城色(尚家);2011年08期
10 王强进;;等你在浪漫海岸[J];词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刘艳;中国家电厂商盟誓有话好好说[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汪建钊(社科院文学所);回忆岁月的盟誓[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黄忠良;广东七公司自律图发展[N];中国保险报;2002年
4 刘士斌 冯文芳;晋文化的辉煌[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5 侯毅;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N];山西日报;2002年
6 秦秋子;怀金悼玉诉情种 寂寥伤怀话石头[N];吉林日报;2001年
7 金夏;《青藏高原游牧文化》[N];甘肃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刘坚;“新彩电运动”有咒念吗[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韩彦;牛立新 被唐·金击倒的人[N];中国经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初一;清太祖时期满蒙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任小波;吐蕃盟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海红;公元7-9世纪吐蕃盟誓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卓玛草;论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盟誓文化[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3 李建新;周代盟誓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胡晓娟;从周代君臣间隶属关系的演变看“委质为臣”[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志国;盟誓与吐蕃社会[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6 郑微;清入关前盟誓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1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20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