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古代云南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19 22:00

  本文关键词:古代云南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古代云南 周边地区 政区变迁


【摘要】:古代云南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蕴含云南省政区的形成、云南与邻省的关系及云南与邻邦的关系等项内容。云南与周边地区构成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但云南省政区的形成、云南与周边地区关系的演变乃至基本定型,却主要是受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历朝治边的方略和治策、云南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与云南的内外交通线。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编纂整理与研究”(12&ZD135)研究成果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一云南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以其自然环境方面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为基础。云南与周边一些地区属于相对完整的一个地理单元。其共有特征是在大致相同的纬度地区,具有相似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以及因此派生的动植物资源和矿藏资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云南与周边地区经历了分化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铁;;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策略与效用[J];河北学刊;2012年03期

2 方铁;;历代治边与云南的地缘政治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3 方铁;;西南边疆汉族的形成与历朝治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德铭;哀牢文化论[J];保山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2 耿德铭;;哀牢文化——横断山水多民族的历史涛声[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3 耿德铭;;在改革开放中勃兴的保山文物事业[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姜国峰;李敏;张吟梅;;澜沧江流域彝族宗教信仰之崇拜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李福军;试论儒家思想对白族本主文化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李金莲;云南古代滇池地区青铜文化中的贮贝器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舒跃红;;“立碑”习俗在云南的历史源流浅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杨毅;论白文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J];档案学研究;2000年01期

9 李银兵;黄治国;;《蛮书》及其史料价值[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福军;;论大理白族本主崇拜与儒家思想的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跃庆;木霁弘;;汉唐时期云南儒学的特点[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李福军;;白族本主文化与儒家思想探微——兼论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东红;;中国边疆考古学的学术取向: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2 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3 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D];云南大学;2001年

4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叶成勇;黔西滇东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考古遗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黄华;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飞;昆明近代城市形态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董新浩;滇国青铜扣饰造型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吴婷婷;情报学视角下白族大本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云南大学;2011年

4 杨红梅;大理白族“绕三灵”中“执树舞”的文化解读[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安莹;彝族典型纹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清华;隋唐城池军事防御体系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叶成勇;金沙江中游石构墓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马晓华;四川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周燕芳;历史时期丽江大研纳西族聚落形态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春霞;南诏与唐朝文化交流论述[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愉;试论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和目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马国君;;论清代前期西南边政的决策演变——以康熙朝“驱准保藏”战前后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侯}9庄;;清代尨州“改土归流”奻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4 余宏模;试论清代雍正时期贵州的改土归流[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2期

5 翁家烈;屯堡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6 马国君;;论康乾时期西南边政的决策调整——以“驱准保藏”之战为转折点[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7 王缨;鄂尔泰与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J];清史研究;1995年02期

8 方铁;;清代云南普洱茶考[J];清史研究;2010年04期

9 方铁;邹建达;;论中国古代治边之重北轻南倾向及其形成原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方铁;;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宁生;古代云南的养马业——云南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习札记[J];思想战线;1980年03期

2 李昆声;古代云南名城大理沿革[J];思想战线;1981年01期

3 董咸庆;中国古代云南人移居泰国北部的背景分析[J];思想战线;1991年01期

4 张清涛;;试论早期吐蕃的观音信仰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J];敦煌研究;2005年06期

5 梁家贵;;缘何“日不过颍”?[J];中国地方志;2007年06期

6 木霁弘;论南诏文化的形成及特点[J];思想战线;1990年04期

7 林俊华;呷尔坝里的呷尔娃自称“野人的后代”操呷尔地脚话的藏族[J];西藏旅游;2004年06期

8 东·华尔丹;;从西藏与周边地区的沟通看藏族文化变迁[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9 薛伟;;泰山地区儿童民俗服饰初探[J];价值工程;2010年28期

10 黄惠q;哀牢夷的族属及其与南诏的渊源[J];思想战线;197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岳鑫;;洪江古商城崛起的区位环境和社会背景[A];湖南省苗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洪江·中国第一古商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华;;云南文山及其周边民族传世铜鼓的调查与研究[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3 张志刚;;赤峰古代都邑沿革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梁四宝;王云爱;;明清时期太原周边市镇及其与太原的经济联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柳;;摩梭大家庭:一个和谐的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刘卫国;;渝东盐业与三峡文化[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7 张兴吉;闵芳;;中共琼崖一大召开前的海南社会概观[A];竹林里风雷——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9年

8 陈思;;什刹海的治理与胡同游的兴起[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4期)[C];2011年

9 戴光宇;;满族文化中的环太平洋文化因素[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炜茗;广州要亮出宗教建筑的“城市名片”[N];广东建设报;2004年

2 田晓光;发掘历史遗存保存城市记忆[N];西安日报;2004年

3 记者 雷光美邋通讯员 许丹 郑伟民;民众期盼蜈蚣阁早日走入宝岛[N];福建日报;2008年

4 蓝慧仪;闽南独特的“抢孤棚”活动[N];闽南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张银奎 韩海娥;章虹宇民俗文集《文化血脉》出版[N];大理日报(汉);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陈四四;《成都通史》解读蓉城千年变迁[N];四川日报;2009年

7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周振华;战略新起点:“十二五”时期上海的历史方位[N];文汇报;2010年

8 李海流;远去的滕县基督教会医院[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林凤群;沙岗墟:800年香山商贸繁华的缩影[N];中山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鹏;见证近代扬州城发展脉络[N];扬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学欣;辽金元时期北京及周边地区战争的初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梅立乔;明清徽州城镇初探[D];安徽大学;2003年

3 张子辉;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廖德明;近代安徽铁路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丽;清代后期汕头的对外贸易(1860-1911年)[D];暨南大学;2005年

6 田罡;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民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张晓辉;旅蒙商与近代包头经济—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强;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的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张宇;蒲县东岳庙会和“四醮朝山”[D];山东大学;2012年

10 田戈;明清时期今慈溪市域的海塘、聚落和移民[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5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205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e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