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四至八世纪吐鲁番的多民族问题探索

发布时间:2017-11-28 16:18

  本文关键词:四至八世纪吐鲁番的多民族问题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吐鲁番文书 民族 杂居 家庭 四至


【摘要】: 吐鲁番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吐鲁番的多民族状况是历史形成的。吐鲁番的历史和文明是当地各族居民共同创造的。本文分七章论述吐鲁番的多民族问题。 第一章:绪论。本章以论著发表的时间为序,对吐鲁番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另外,关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时间范围、资料、方法,笔者在本章也给予了简短的说明。 第二章:吐鲁番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本章从时空两个方面简述了古代吐鲁番居民活动的舞台。 第三章:吐鲁番地区的人口与姓氏。本章着重就此期各代人口的总数,人口的姓氏分布,以及姓氏的时代分布、胡汉比例等问题予以论列。 第四章:吐鲁番的多民族构成。本章讨论车师人、匈奴人、柔然人、敕勒人、突厥人、突骑施人、粟特人、焉耆人、龟兹人、鄯善人和汉人在吐鲁番的主要活动。 第五章:土地“四至”与吐鲁番地区的多民族杂居。本章从户籍、手实类文书中的土地“四至”记载来探讨多民族杂居在农业生产领域——土地上的表现。 第六章:吐鲁番地区的民族交往与汉化——以买卖契约和度量衡为中心。本章主要探讨的是汉文化在当地的影响问题。 第七章:吐鲁番地区的多民族家庭。本章探索的是多民族家庭的形成问题。 本文主要利用的出土资料有《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和图文本)、《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部分)、《大谷文书集成》、《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针对主题从这些史料中提取的材料多为4至8世纪,所以,这些材料的年代限定了本文论题的年代跨度是4到8世纪。当然,本文也利用了不少汉文古籍,比如《新唐书》、《唐会要》、《唐律疏议》、《全唐文》等。 本文对吐鲁番多民族问题进行探索,研究问题的角度比较新颖,调查比较细致,因此获得了不少前人未曾有过的认识: 1.通过调查吐鲁番文书中的姓氏,分析姓氏的时代分布和姓氏的胡汉比例,笔者发现,姓氏的变化与时代有关。高昌郡时期,胡汉杂居的成份结构处于初步形成阶段;高昌国时期是吐鲁番多民族杂居的大发展时期,新增姓氏中,胡姓增幅较大,胡汉构成更加复杂;西州时期新增胡姓不及汉姓多,这与唐灭高昌,汉人新近频繁迁入有关。 2.手实、户籍类文书中有不少内容记录了土地的“四至”。通过分析土地四至所涉及的地主的民族成份,笔者揭示了古代吐鲁番地区的多民族杂居状况,分析了生产劳动中结成的合作关系在民族交往与融合中的作用。 3.买卖契约表明,吐鲁番的胡商来自四面八方,有焉耆、龟兹、库车等地的西域诸族,还有中亚的昭武九姓胡。虽然当地各族居民的生业各种各样,,但是,他们都严格遵循当地的汉文契约制度,接受当地民间习惯的制约,依照当地的契约习惯法——“乡法”行事。 4.度量衡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必不可少的规范。笔者以具体事实证明,在日常经济交往中,吐鲁番各族居民使用与内地一致的度量衡器具和单位。内地的度量衡制度已经广泛渗透到各族居民的衣食住行用之中,无论是当地汉人,还是其他民族都无法逃避这种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5.吐鲁番文书表明,多民族问题也表现在家庭之中。笔者通过调查唐代户籍类文书发现,多民族家庭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以民族通婚的方式成为家内成员;一是通过奴隶买卖,一些异族人口成为家庭奴婢。不管家庭中有多少民族,他们都在“家”中共同生活,从事生产,相互学习,彼此适应,这都有利于促成民族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冻国栋;;唐代的“市券”与“私契”——敦煌、吐鲁番文书札记之一[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2 李天石;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奴婢资料及其价值[J];敦煌学辑刊;1990年01期

3 王永兴;吐鲁番出土唐天宝四载十——十二月交河郡财务案残卷考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4 石墨林;;《大谷文书集成》(叁)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他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年00期

5 刘安志;;《太公家教》成书年代新探——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J];中国史研究;2009年03期

6 陈昊;;德藏吐鲁番文书“推三阵图法”古注本考释[J];文献;2009年04期

7 启星;;吐鲁番文书与吐鲁番学[J];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06期

8 冻国栋;;关于唐代前期的丁口“虚挂”——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8年00期

9 铁梅;;从吐峪沟到敦煌[J];今日新疆;2008年06期

10 董永强;;吐鲁番契约所见汉字大写数字的起源[J];丝绸之路;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铸;;西部大开发与民族、统战问题[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2 雷晓梅;刘灵;杨玉凤;;西安地区部分中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杜发春;;民族所召开都市人类学研究学术研讨会[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洪志;杨鹏飞;;形成全民抓素质的一点浅见[A];科技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文集[C];2003年

5 潘永行;;试论水族文学艺术的民族化与现代化[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6 侯绍庄;吴斯清;;民族是怎样形成的[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7 刘先志;;中国高癌发率民族,其远亲(异族)通婚程度较高[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颜咏;;关于钢琴教育民族化的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9 吴承义;吴德政;;浅议民族、宗教无小事[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孙继民;;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府兵的征行制度[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小洪;民族求统 民心存异[N];财经时报;2005年

2 佟小娟;民族声乐发声要领[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3 李忠东;热爱读书的民族[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中共贵州黄平县委书记 黎平;黄平: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县[N];中国贸易报;2005年

5 本期执笔 安熠敏;“民族快递”亟须品牌[N];物资信息报;2005年

6 ;再铸民族魂魄[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徐桂敬 实习生 刘霞;将民族民间工艺品做大做强[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8 记者 唐正鹏 通讯员 李杰;泸溪计生宣传巧打民族特色牌[N];团结报;2005年

9 中共湖南省怀化市委 湖南省怀化市人民政府;落实民族政策法规 促进共同繁荣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彦龙 肖静芳 付叶宏 杨泳;代表话民族事业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永强;四至八世纪吐鲁番的多民族问题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3 王宪昭;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裴艳艳;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腊晓琳;免疫调控和内皮细胞损伤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6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毛丹武;现代性中的阶级和民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晨君;维吾尔族、汉族APOA5、APOB、CETP基因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9 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坤;LPL、LDL-R、CETP基因与新疆哈萨克、蒙古族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志勇;论用雕塑语言阐释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的精神内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艳萍;蒙汉高中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杨;新疆维、汉两民族≥50岁人群高血压病现患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4 郑梅玲;论春秋时期民族的迁徙转化[D];山西大学;2003年

5 马学玲;中国北方不同民族血浆纤维蛋白原β-基因BcL-I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娜;清代宁夏体育文化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敏;193例玻璃体积血原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8 冉金伟;汉族与维吾尔族Ⅰ型胶原α1链Sp1结合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9 古丽巴哈尔·司马义;维吾尔族、汉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出率对比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10 彭向君;维汉初中生家庭环境状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34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234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