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明清天津盐业研究(1368-1840)

发布时间:2017-12-03 10:14

  本文关键词:明清天津盐业研究(1368-1840)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时期 天津 盐业


【摘要】: 盐业在明清时期的天津占有重要地位,是其支柱性行业之一,对其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民俗等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做出了一定贡献。而天津的自然、地理等条件也为盐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的环境,使其在明清时期逐步壮大,走向繁荣。盐业与天津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和谐发展的这段历史,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并从中探寻城市发展的规律,以为今天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分为六章,以专题为纲,以时间为序,依次探讨明清时期天津盐业的有关问题。第一章介绍明清以前的天津盐业,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将之划分为:唐代及以前、五代至金、元代三个阶段,分别叙述。并归纳出其时天津盐业的五个特点:一,盐业生产开始较早;二,发展受自然、政治因素的影响颇大;三,在同一盐区中,始终不占优势地位;四,自后唐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五,对周边经济产生了很大的辐射作用,对天津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围绕明清时期天津盐业的管理机构展开,并特别关注其变迁始末。进而总结出:明清时期,天津盐业的管理机构日渐成熟和完备,且具有一定灵活性,随时宜进行调整,其中,高层管理机构的移驻天津,使其最终取代了河北沧州,成为长芦盐业的管理中心。然而,无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变迁,政府之初衷均在于征收盐课。 第三章以明清时期天津的盐业生产为主线,通过对生产条件的概要介绍,以及生产技术由煎煮法向滩晒法的转变,阐释长芦盐业生产之天津中心的形成。此外,本章还对天津盐场的灶户及其课赋负担、相关优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第四章以明清时期的津盐运销为中心,叙述其流程及销售区域、数额、方式等,并对津盐运销的主体——“芦商”进行专题研究,从商课、报效、陋规及恤商四个与芦商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窥视其时芦商的生存状态。最后,阐述芦盐转运中心移向天津的原因及表现。 第五章论述明清时期天津的私盐概况,从普遍、特殊两方面因素分析其成因,揭示其涉私人员成分复杂、透漏单位多样及外向发散性三个特点,简要评介明清政府的治理情况,并从正反两方面试论天津私盐的影响,尤其私盐在客观上对天津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着重从城市建设、文教事业、慈善事业、风俗与信仰四个角度透视盐业对天津的影响,指出居津盐商与驻津盐官的贡献,及其做出贡献的原因与时段性特点。 为了清晰直观的说明天津盐业的各种状况,本文制作了将近三十余个图表。并且,多数图表所含信息不仅局限于天津盐业,而是有所超越,以凸显天津盐业在其所属领域内的位置。 总之,本文力求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对比,展现明清时期天津盐业的面貌,揭示其变化发展的历程,并从中探寻其发展壮大的原因,进而试述盐业与天津、行业与城市发展的辨证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瑞珊;明式家具的金属饰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年01期

2 ;简讯六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3 王芳;明清时期的商业习俗[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02期

4 王达;中国明清时期农书总目(续)[J];中国农史;2001年04期

5 朱亚非;明清时期儒学东渐日本简论[J];孔子研究;2004年05期

6 马宗正,吴静;明清时期宁夏集市发展初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张晓东;;明清时期甘肃进士的时空分布[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吴媛媛;;明清徽州灾害初探[J];兰州学刊;2006年07期

9 韩云伟;王尚义;;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郑辉;;明清琉球来华留学生对琉球文教事业的贡献[J];东疆学刊;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闵宗殿;;明清时期的人工生态农业——中国古代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范例[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甘满堂;;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姚兆余;;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文学;;从商业教科书看明清晋商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李剑平;郑庆春;;明清时期的晋商民居[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9 唐建军;陈学文;仇名虎;胡永吉;;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沈e,

本文编号:1248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248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