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对外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4:18
本文关键词:渤海国对外关系研究
【摘要】:渤海国~①是公元7世纪末建立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在其存在的二百余年历史中,对外交往始终是其历史发展的关键词。唐代东亚地区剧烈动荡和瞬息万变的政治环境,对身处其间的各个部族、政权乃至国家既构成了异常严峻的竞争挑战,同时也创造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渤海敏锐地察觉到时代变化的气息,迅捷地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审慎地周旋于大国之间,积极地引进吸收先进的文化,终成一代“海东盛国”。这自然与其纵横捭阖地开展且形成独具风格的对外关系活动不可分割。在唐代东亚区域政治舞台上,渤海对外关系的发展是以渤海与唐朝的藩属关系发展变化为中心的。尽管渤海发展对外关系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标,但是从唐朝时东亚与渤海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现实条件来看,渤海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外关系的发展都离不开唐朝经营的藩属体制的实际影响。藩属体制将与之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对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对于渤海而言,能否维系、保证与唐朝的藩属关系始终是渤海对外关系发展的核心利益,而且渤海自己也会将其对外关系政策对藩属关系产生的实际影响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标准。本文以渤海对外关系为研究对象,结合藩属体制的基本原理对渤海与唐朝、日本、新罗及其周边其他民族的关系进行探究。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进行说明、论文所涉及的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解释及界定、对与论文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整理、介绍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对高句丽灭亡后尤其是营州之乱发生后与大祚荣建立政权相联系的东亚政治环境进行分析。高句丽灭亡后的东北乃至东亚地区并不平静,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统一新罗的出现、营州之乱的冲击、突厥势力的日益渗透甚至是西北边疆日益严峻的战略形势都对唐朝在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地区的统治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章主要围绕渤海建国初期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探讨渤海如何在唐朝、突厥以及新罗间进行外交斡旋的问题。在这一时期,渤海对外关系的中心是巩固新生的政权。为实现这一目的,渤海相继选择依附于突厥、新罗等周边政治势力,但这些选择并不能代替藩属体制对渤海的吸引,从政权建立伊始,渤海就没有放弃过争取唐朝册封、加入藩属体制的努力。第三章主要围绕渤海对外扩张的需要,探讨大武艺时期渤海与唐朝、日本和新罗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大武艺的对外扩张使唐朝与渤海的藩属关系出现了剧烈震荡,而渤海与日本、新罗的关系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第四章主要结合安史之乱的影响,探讨安史之乱时期渤海与唐朝、日本和新罗关系的调整变化。渤海面对安史之乱的冲击,一方面选择保持中立,尽量避免安史之乱对自己的冲击;另一方面,又积极利用安史之乱造成的东亚乱局,借机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第五章主要探讨渤海中后期的对外关系。渤海中后期的时间段主要包括从大嵩t樀酱髪驄T的渤海历史。这一阶段从渤海发展的历程看,实际上经历了渤海历史上所谓海东盛国的形成、全盛和衰落时期,而海东盛国的形成和全盛时期也是渤海对外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阶段。另外,渤海末世由于契丹的崛起及对渤海的进攻而影响的渤海末世的对外关系也是渤海对外关系史的重要问题。第六章主要结合渤海对外关系的发展状况,尝试对渤海政权的性质、渤海的对外观念进行探究,并从渤海对外政策的角度对渤海各个时期的政策演变规律、外交策略及渤海对外关系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8
,
本文编号:1253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25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