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赣政十年”期间的江西财政

发布时间:2017-12-17 09:18

  本文关键词:“赣政十年”期间的江西财政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 江西 熊式辉 财政 地方社会 近代化


【摘要】: 本文在大量使用地方志、民国期刊文献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较为细致地论述了“赣政十年”期间的地方财政改革及其效果,并试图说明地方财政变革与地方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以便从近代国家转型角度来认识此次改革的历史特点。 1932-1942年间,国家内忧外患,国民党统治下的江西地方政权经历着急剧的变革。从1932年开始,在熊式辉的主持下,江西省政府以现代化理念实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改革,历时达十年之久,成为近代江西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史称“赣政十年”。在财政方面,熊式辉尤予以特别的关注,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举措,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段时间里取得重要的成果。财政是地方政权建设的动力和重要内容,在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不断,地方建设任务艰巨的背景下,地方政权强化了从基层社会汲取财源的机能。为此,江西地方财政的划分、税收整理、财务行政、赋税的征收等等方面,均深刻地发生了变革,并形成了新的地方事业经费筹措机制,也为抗日战争做了相当的财力与政治上的准备。那么,此次财政改革和历史上类似的财政赋税改革有无区别,有没有表现出更多不同于传统的“东西”?地方社会与地方财政是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这是本文的问题出发点。笔者试图突破以往就事论事的描述性研究的路数,,在理清基本史实的前提下,探讨“赣政十年”期间财政改革所表现的近代特征,这些特征与江西地方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用以说明地方财政变革与地方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从近代化的角度研究“赣政十年”期间的江西财政。此次财政改革,不论从制度创新还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客观上都有着进步的意义,属于江西财政经济制度及运行机制的近代化过程的重大事件、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特定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的限制,又决定这次财政改革的积极性只能是短暂的,财政体制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近代化,财政收入虽有明显增加但多用于军政开支,因而更不可能彻底改变国民党统治下江西政治危机四伏与民穷财困的现实。 笔者以为,“赣政十年”期间财政改革以追求财政经济的近代化为目标,并基本遵循了财政运行机制的规范化要求,无疑是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推行财政改革进而推进地方社会近代化的积极努力,但动荡的社会环境、落后的经济环境、保守的传统社会结构重重阻碍着江西近代化的步伐。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文物商店简介[J];南方文物;2011年02期

2 老木匠;;民国时期教育杂谈[J];学习博览;2011年08期

3 ;李云峰作品[J];景德镇陶瓷;2011年02期

4 纪仁文;;直挂云帆济沧海——记江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李舰海[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9期

5 常守强;冯文涛;;江西团省委、江西省青年商会赴民勤开展“生态援助民勤行”活动[J];新一代;2009年04期

6 ;严维明作品[J];景德镇陶瓷;2011年02期

7 ;许书瀚作品[J];景德镇陶瓷;2011年02期

8 蔡亚;;心中有美 记江西省原副省长孙希岳[J];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年Z1期

9 ;老城故事·重庆千厮门 何智亚黑白摄影选[J];重庆建筑;2011年07期

10 ;杨于弘画笔下的婺源风光[J];艺术市场;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相山 张红霞 王子芝;民国时期的“宛西自治”[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张潮;江西省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发展[N];国际金融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刘小萃;知者无畏[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4 王成波;民国时期的紫云民间武装[N];贵州政协报;2010年

5 ;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档案[N];中国档案报;2010年

6 崔保新;邓缵先 民国时期的援疆县长[N];西部时报;2010年

7 陕西杂文家 陈仓;民国名士缘何不做官[N];南方日报;2010年

8 ;漫谈民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高松年;民国瓷鉴识要点[N];美术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孙怡;“世纪笑话”会影响民国瓷走势吗[N];中国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5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峰;“赣政十年”期间(1932-1942)的江西县政[D];南昌大学;2007年

2 宋雪红;民国时期南昌私立中学研究(1912—1937)[D];南昌大学;2007年

3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5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8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99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299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1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