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壮族风俗歌谣集》的内容、价值和意义
本文关键词:略论《壮族风俗歌谣集》的内容、价值和意义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壮族风俗歌谣集 壮族民歌 历史价值 文化意义
【摘要】:《壮族风俗歌谣集》以古壮字形式记录保存了往昔的壮族风俗歌谣,其内容涉及红水河流域壮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婚姻、教育、村寨组织等各个方面,再现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从多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智慧、俗尚风情、伦理观念等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89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位于红水河流域的广西河池地区,既是壮族聚居区,也是壮族风俗歌谣发生和盛行的地方,相传为歌仙刘三妹的故乡,素有“山歌窝”、“歌仙地”的美誉。这里的古代歌谣,有不少是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歌师们依据抄本,世代唱诵这些颇为原始的歌谣,在娱乐村民的同时,也在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伯星;;大禹治水的文化意义[J];治淮;1990年01期
2 罗汉军;中国建筑文化的空间意识[J];学术论坛;1993年03期
3 江建文;对数文化作全面而深入的阐释——评吴慧颖著《中国数文化》[J];阅读与写作;1997年06期
4 郭锋;浅论中国传统施与报观念的文化意义及社会影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苗胜利;赵璐;;牛年话牛[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6 王翰颖;;曲阜街道命名方式及文化意义[J];黑河学刊;2011年04期
7 王蕊;;论孔子学院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朱恒夫;;鸡在行傩活动中的作用与文化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毛少莹;;深港合作的文化意义[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02期
10 陈江平;;巴金的泉州缘及其文化意义[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芳;;文化视野中中国人的“天下观”[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2 刁宗广;;徽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3 任福全;;如何组织辅导社会音乐活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李德顺;;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5 郭青岭;;对文化遗产品牌保护和开发的认识与实践[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高小康;;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学术框架[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江净帆;;“读经”运动: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尊”——兼与蒋庆先生商榷[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陈明松;;浅论世界和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保护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徐晓望;;妈祖信仰及其文化精神[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留根;;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钟恩;地方性音调的跨文化意义[N];人民日报;2006年
2 艾军;“乳名”的文化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著名作家 肖复兴;让年味儿更浓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陈连山;元宵节的文化意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阮直;端午的文化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乔欣;有生活气息的才是真正的名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特约通讯员 马晓鸣;石阡楼上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N];铜仁日报;2008年
8 记者 钟兰花 实习生 樊晓娟;绍兴农村老台门,有多少需要保护?[N];绍兴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明晓可;“青岩诗乡与文化”学术论坛在筑举行[N];贵州日报;2010年
10 李长春;保护发展文化遗产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许立勇;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的视觉表述逻辑及其文化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李东晔;从“租界”到“风情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林成姬;韩国巫俗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璐璐;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坤丽;壮族民歌文化定位的历史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薇;对“芙蓉”现象的文化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韩硕;“风”的文化阐释[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5 赵鹏;黄河壶口地区文化遗产的分类与保护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雅祺;文化消费的符号学解读[D];中南大学;2007年
7 韩小娟;陕北领牲仪式考察及其文化意义解读[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龙欢;湘西影视剧中的民俗影像[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艳娟;中俄社会中鸡的文化意义[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王璨;论大众文化中的“时空穿越”现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4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33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