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地方动乱与聚落形态
本文关键词:民国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地方动乱与聚落形态 出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初的土默特蒙古以游牧为生,康雍乾时期则以土地放垦为契机,吸引大批汉人从山西移入。此后,蒙古、汉人逐渐定居,形成大量村落。清末以来,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社会动荡,"匪患"频仍。地方政府和蒙汉民众通过修堡与并村等措施,应对时局变化。人们在采取上述举措之时,又受到特定自然环境制约。在山地,村小人稀,很难组织人力物力修建围堡。在平川,村落规模相对较大,有能力修建围堡。总之,在自然、人文等各种因素促使下,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聚落形态发生了深刻改变。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of the Mongolian and Han people have gradually settled down to form a large number of villages . 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Mongolian and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restricted by the specific natural environment . In the mountains and villages ,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Mongolian people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specific natural environment .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 the village is relatively large , and it is difficult to organize the siege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蒙汉关系视域下的归化城土默特村落社会研究”(13CZS053) 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村落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NJSY13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第五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受法国地理学影响,我国学界开始关注“乡村聚落形态”。1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乡村聚落形态除受自然环境影响,还与政治、经济等人文因素密切相关。一些历史学学者就注意到“地方动乱”与乡村聚落形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具体分析。除少数通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钟达;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建城年代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9年00期
2 田宓;;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开发与村落形成[J];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3 饶伟新;明清时期华南地区乡村聚落的宗族化与军事化——以赣南乡村围寨为中心[J];史学月刊;2003年12期
4 陈春声;肖文评;;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J];史学月刊;2011年02期
5 王晗;李大伟;;清代蒙陕农牧交错带土地垦殖过程研究——以怀远县伙盘地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杨国安;社会动荡与清代湖北乡村中的寨堡[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哈丹朝鲁;内蒙古农业聚落的形成和主要类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瑾;;晋西北堡寨研究概述[J];沧桑;2009年05期
2 陆玉麒;董平;;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地位的判别[J];地理科学;2011年09期
3 房艳刚;刘继生;;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4 唐凯;;简论近代绥远地区的政区沿革[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张建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绥远地区烟毒概况述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蓝希瑜;;认表亲:赣南畲族拓展“社会圈子”的实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徐强;;论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8 舒建军;;重新发现社会:现代社会理论的诞生[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刘永伟;张阳生;李奕;;近10年来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10 姜振逵;温建钦;;内部结构变化的不同类型:明清潮州地方军事化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建新;;蒙古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阿勒坦汗[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2 李漪云;;大板升城考[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3 乔吉;;阿勒坦汗与明朝之间的佛教关系[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4 哈斯巴根;;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与蒙古区域史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5 希都日古;;读冈田英弘译注《蒙古源流》[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6 张雯;;内蒙古的草原生态与社会变迁——既有的研究发现[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文美;翁牛特右翼郡王旗的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赵璐;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吴启琳;传承与嬗变:明清赣南地方政治秩序与基层行政之演化[D];复旦大学;2011年
9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保;明代基层防卫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陆叶;“孤岛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古村寨景观特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彭殷;武冈浪石古村落环境景观特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黎林;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胡丽;清末湖北州县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谭忠厚;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的计算和模拟[D];兰州大学;2011年
8 阿如汗;内蒙古中西部诸厅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乌吉斯古楞;试论内蒙古蒙古族移民组成的牧业社区[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樊鹏;新旧之间:近代呼和浩特城市建设与变迁研究(1840-1945)[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挺;潮客关系简论——以潮汕地区为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吴榕青;试论粤东闽语区的形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V磌=尚;;陕北榆林定悐晸流R丈城鸺捌涓脑靃J];科学通报;1954年11期
4 邓辉;舒时光;宋豫秦;邢福来;;明代以来毛乌素沙地流沙分布南界的变化[J];科学通报;2007年21期
5 韩振飞;赣南客家围屋源流考——兼谈闽西土楼和粤东围龙屋[J];南方文物;1993年02期
6 万幼楠;盘石围调查——兼谈赣南其它圆弧民居[J];南方文物;1999年03期
7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8 陈春声,陈树良;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J];历史研究;2003年05期
9 吴滔;;从“因寺名镇”到“因寺成镇”:南翔镇“三大古刹”的布局与聚落历史[J];历史研究;2012年01期
10 李善峰;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J];民俗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西云;赵新平;;河南淅川马岭遗址聚落考古的探索[J];华夏考古;2010年03期
2 裴安平;;聚落群聚形态视野下的长江中游史前城址分类研究[J];考古;2011年04期
3 夏莉莉;;地、宅演变及聚落形态分析——以西南地区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孙庆伟;聚落形态理解与聚落形态研究[J];南方文物;1994年03期
5 刘国祥;;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J];文物;2001年09期
6 徐祖祥;云南瑶族聚落背景探析[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钱耀鹏;日本学者关于环壕聚落的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2年04期
8 李建勇;;米脂窑洞古城民居聚落形态的价值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9期
9 迈克尔·加拉蒂;陈淳;;欧洲区域聚落形态研究[J];南方文物;2010年02期
10 王刚;周学红;聂康才;;银川平原典型聚落形态研究[J];四川建筑;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廷海;;从聚落形态的演进看中国城市的起源[A];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C];2001年
2 王庆庆;;和田地区乡土聚落形态研究——以卡巴克阿斯坎村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3 陈淳;;聚落形态与城市起源研究[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4 钱云;胡依然;;国外乡土聚落形态研究进展纵览[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宋功明;韩晓莉;;基于庭院的聚落生态安全模式——以延安市雷谷川山地型聚落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周详;;论社会结构与丹巴嘉绒藏寨的聚落形态[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马敏敏;贾鑫;张占仓;;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勇;;四川西部山区民族聚落生态分区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万洪瑞;;略论红山文化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性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张先进;;汶川大地震对藏、羌村寨聚落的破坏与恢复思考[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昀;为什么关注聚落?[N];中华建筑报;2011年
2 王红星;长江中游地区城壕聚落的源起、功能及其对文明进程的作用[N];中国文物报;2002年
3 记者 程思远;王昀:聚落的多样性正是世界的多样性[N];中华建筑报;201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震中;“聚落三形态演进”说[N];光明日报;2013年
5 何驽;史前古城与中心聚落的关系[N];中国文物报;2002年
6 北京大学 燕生东;关于判定聚落面积、等级问题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7年
7 严文明;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的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1年
8 通讯员 吴建勋;湖州发现大型马桥文化聚落[N];浙江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庚;追寻历史 探源真相[N];临汾日报;2011年
10 许宏;早期城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以红;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4 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郑韬凯;从洞穴到聚落[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康;地域环境制约下的聚落生存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李炎;河南传统堡寨式聚落初探[D];郑州大学;2005年
3 成旭华;聚落式校园形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谭明;吴堡窑洞古城聚落形态的研究与保护[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5 奚雪松;西南丝绸之路驿道聚落传统与现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6 周燕芳;历史时期丽江大研纳西族聚落形态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兴亮;襄樊南漳地区堡寨聚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罗一南;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马津;新聚落设计实践与反思[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2年
10 蔡超;两周时期齐鲁两国聚落形态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年
,本文编号:1380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38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