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陈潭秋在新疆

发布时间:2018-01-27 12:36

  本文关键词: 陈潭秋 新疆 盛世才 中共中央 共产国际 出处:《晋阳学刊》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与苏联接壤,时任新疆督办的盛世才在政治上奉行六大政策,与中央政府保持半独立的状态,使新疆成为抗日战争的后方和中共与苏联来往的重要通道。对中共而言新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新疆的工作又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陈潭秋到新疆主持中共的地方工作是临危受命,勉为其难。在新工作四年中,陈潭秋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他政治经验丰富,最早向党中央发出了新疆工作的警报。然而中共中央、共产国际、苏联基于种种考虑,未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撤出在新工作人员,导致陈潭秋等80余人在新疆事变中被杀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继皖南事变后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打击。由于盛世才深藏不露,及时识破其真面目并非易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抗战时期新疆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Abstract]:Xinjiang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border of China, bordering with the Soviet Union. Sheng Shicai, who was then in charge of Xinjiang at that time, pursued six major policies politically and maintained a semi-independent state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make Xinjiang the rear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Soviet Un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uncertain factors in the work in Xinjiang. Chen Tanqiu went to Xinjiang to take charge of the local work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en Tanqiu has done a lot of useful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e has rich political experience, and he was the first to war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work in Xinjiang. However,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the Soviet Union have all sorts of considerations. The failure to take decisive measures to evacuate new workers in time led to the killing of more than 80 people, including Chen Tanqiu, in the Xinjiang incident. This is the second major blow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fter the Southern Anhui incident during the second KMT cooperation period. This shows to some extent the complexity and arduous nature of Xinjiang's work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828.2
【正文快照】: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学术界对于他的研究相对其它一大代表而言是比较少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陈潭秋年谱,没有他的长篇传记,相关专题论文也不多,涉及他在新疆革命工作的论文更少。在这些论文或相关的著作中往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月红;;陈云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历史条件与思想基础[J];武陵学刊;2010年04期

2 刘云;杨霞;;抗战时期女共产党员在新疆狱中的斗争[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潘银良;建国前中共航空事业发展历程[J];党史文汇;1995年10期

4 郭胜利;;马仲英赴苏原因之分析[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5 王益平;;从金树仁到盛世才:新疆军阀权势转移中的苏联因素[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5期

6 王希隆;马仲英赴苏及其下落[J];回族研究;2004年03期

7 王平;;爱国爱教 虔信传世——马良骏阿洪传略[J];回族研究;2007年03期

8 潘银良;抗战前后中共航空事业述略[J];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04期

9 袁澍;;俄罗斯族新疆归化军始末[J];民族史研究;2004年00期

10 周小艺;;盛世才与“阴谋暴动案”述评[J];民族史研究;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祁若雄;;陈云在新疆的革命思想与实践活动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2 祁若雄;;陈云在新疆的革命活动与影响[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5 陈建坡;“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6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张兴;从培养“男性附属品”到促成“社会半边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梁海峡;近代新疆南疆司法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姜刚;军阀时代—清末民国新疆的政治变迁[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佳佳;近代新疆司法制度转变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2 杨艳喜;民国时期新疆乡约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刘少虎;民国时期新疆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牛丽瑞;盟国通过西北地区的对华军事援助[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静;二十世纪前期回族与新疆政局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3年

6 王一丁;抗战前国民政府西北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瑛;论抗战时期新疆抗战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中新;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活动述论[D];新疆大学;2005年

9 陈雁;陶峙岳在新疆和平解放中的作用[D];新疆大学;2005年

10 郭胜利;马仲英述评[D];兰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春元;;红色情侣:陈潭秋与徐全直[J];军营文化天地;2011年05期

2 刘永立;陈潭秋与邢台中心县委的建立[J];党史博采;1994年07期

3 ;陈潭秋:楚天英杰天山魂[J];兵团建设;2009年20期

4 廖慧贞;;陈潭秋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卓越贡献[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12期

5 井人;杀害毛泽民的凶手 在他手上落网[J];党史博采;2003年09期

6 胡云秋 ,陈乃宣 ,刘耀光 ,张安庆 ,刘友焕;陈潭秋生平活动年表一八九六年——一九四三年[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1年04期

7 张步真;毛泽东的亲家翁陈振亚[J];湖南党史;1996年02期

8 田真 ,赖世鹤;曾三传[J];北京档案;1992年03期

9 黄肇嵩;;谭震林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续一)[J];福建党史月刊;1996年07期

10 关继廉;杨美君;万志方;许海生;张宝裕;;陈潭秋烈士传(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邓淮生;;追忆父亲[A];铁流19(上)——庆七一“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C];2012年

2 丁公量;;纪念项英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3 肖春临;;我心中的圣人[A];我们的父母——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中原分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4 王征明;;一本求真务实的好书——我读《项英传》[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国安;“穷不废读”家风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2 记者 张小燕 刘娜;继承遗志 开创未来[N];湖北日报;2006年

3 新华社记者 张先国、湖北日报记者 张小燕 张辉 通讯员 刘富中;纪念陈潭秋诞辰110周年[N];湖北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先国;纪念陈潭秋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在湖北举行[N];人民日报;2006年

5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 杨松;在纪念伍修权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08年

6 撰文/罗时汉 周诗华 胡庆文;革命者林育南及其家事[N];长江日报;2005年

7 ;钱亦石[N];人民日报;2006年

8 记者 周波;他 九十高龄仍在带学生[N];成都日报;2008年

9 中共牡丹江市委;永远活在广大群众创造的历史事业中[N];牡丹江日报;2007年

10 ;萧人鹄[N];人民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468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468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