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的能动性与非均质性——以街亭村民间信仰重建过程中村民互动为例
本文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区 街亭村 民间信仰 重建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作者家乡街亭村民间神灵信仰复兴与重建过程的民族志考察,展示和分析信仰重建过程中村民之间的协商与互动,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为保证相关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延续而表现出的能动性,以及社区内部的非均质性等问题。本文认为,任何社会中都不会有一个现成的本真传统,供人们随时启用或传承,从历史上看,那些今天被我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称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因素持续传承的同时,总是处在不断调整、变化或重建的状态,充满了动态性和创新性。在非遗传统动态传承的过程中,既存在官方与民间之间的冲突与协商,积极主动维护相关非遗项目的社区内部也并非均质同一,而是充满了多种立场、动机和诉求等之间的碰撞、交流与互动。经过互有进退的协商与妥协,人们才能最终达成一个适应新的时代背景并为整个非遗项目内部成员共同接受的折中的新传统,从而保证相关非遗项目的持续存在和有效传承。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show and analyze the consultation and interaction among the villag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vival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belief of the deities among the villagers of the author's hometown Street Pavilion since the end of 1970s.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dynamic role shown by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heritance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related non-heritage projects, as well as the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re is no ready-made authentic tradition in any society. For people to use or inherit at any time, historically, the various cultural phenomena that are matched by ou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day are always in constant adjustment while maintaining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factors that continue to pass on. The state of change or reconstruction is dynamic and innovative. I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inheritance of non-legacy traditions, there are not only conflicts and consult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ivil society, but also the same within the community that proactively maintains the relevant non-legacy projects. It is full of conflicts,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ous positions, motives and demands. Only then can people finally reach a new tradition of compromise which adapts to the new background and is accepted by the whole non-legacy project members so as to ensure the continued existence and effective inheritance of the related non-legacy project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家乡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BZW123)
【分类号】:B933;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水平;;试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二轮志书中的记述[J];新疆地方志;2008年04期
2 杨海峰;;试析第二轮志书记述非物质文化遗产[J];中国地方志;2012年08期
3 董素云;;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例[J];文化遗产;2012年04期
5 王静;;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9) 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J];新东方;2009年03期
6 吴国荣;;保存晋阳古城的记忆[J];前进;2008年06期
7 王政钧;;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域中的“长白山采参习俗”[J];人参研究;2013年02期
8 林艳飞;;如何抢救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麻涌水乡凉棚习俗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3年15期
9 曹浩亮;;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承[J];民主;2007年11期
10 陈炜;张瑾;梁林溪;;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任丽梅;我国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李舫;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N];人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申琳;江苏分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N];人民日报;2005年
4 实习记者 刘佳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威海日报;2005年
5 高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挂牌[N];新疆日报(汉);2005年
6 记者 赵庆国;北京朝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台唱戏[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市文史研究馆馆长 吴胜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彰显“文化武汉”魅力[N];长江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婧姝;为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谋划策[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王婧姝;为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谋划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陈彬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本文编号:1532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3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