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政务委员会的内部结构及运作机制考察
本文选题:东北政务委员会 切入点:东北地方政府 出处:《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学良时期东北最高行政机关,所以研究该会对研究张学良政权具有重要意义。该会内设一厅六处,下辖七大类数十个机关,组织体系甚为庞大。该会组织领导体制实行民主集权制,民主制包含委员合议制和主席决策制;集权制包括垂直管理体制和二级管理体制。该会的权力运作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在张作霖去世后奉系政权的瓦解,保证了张学良时期政权的团结和巩固,并为日后奉系充分利用东北资源东山再起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领导基础。
[Abstract]:The Northeast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was the highest administrative organ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Zhang Xueliang's time,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Zhang Xueliang regime. It has six offices in one hall and dozens of organs in seven major categories.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is very large. The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system of the association implements the democratic centralization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collegial committee system and the chairman decision-making system. The centralization system includes the vertic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secondary management system. The power operation mode of the association effectively avoids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regime of worship after Zhang Zuolin's death, and ensures the unity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regime during the period of Zhang Xueliang.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to make full use of northeast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金亭;周恩来与张学良的伟大友谊[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于桂荣;古小丹;;张学良的儒家人格行为表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1期
3 于桂荣;古小丹;;张学良的荣辱观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4 于桂荣;李正鸿;;论张学良的体育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5 徐文杰;;论民国前期的军阀意识[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6 高世伟;;中东路事件之原因再认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樊丽明;张学良的爱国情怀[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李鹤,刘汝萍,王国钧;张学良的爱国思想与东北大学的光荣传统[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樊丽明;张学良与爱国主义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于桂荣;张学良的青年价值观[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关捷;;东北局部抗战中的马占山——兼评马占山的“投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凤杰;王永江与奉天省早期现代化研究(1916-1926)[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卫东;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迪香;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区军政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文娜;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庞春娜;民国时期新兴地主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成武英;第三方面力量与西安事变[D];湘潭大学;2007年
4 魏莉;1924年至1928年阎奉关系的演变[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敏;1928年天津长芦纲总案[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旭;强化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王军胜;行政领导者引咎辞职问题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李永杰;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肖峰;行政解释规范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任丹凤;二十世纪20~30年代奉天慈善机构的养女救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彦昌,樊建莹;试论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原则[J];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2 崔利波;;论民国东北地方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战略的措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佟德元;;东北政务委员会合法性探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香;;浅析清末东北地方政府的禁烟斗争[J];世纪桥;2008年06期
5 ;主编手记[J];今古传奇(奇幻版幻世绘);2010年11期
6 ;关于中村事件的文电(1931年8-9月)[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7 祝恩民;崔利波;;简评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战略的管理机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郎元智;;略论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的赈灾措施[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崔利波;;论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移民实边”政策制定的依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佟德元;;东北政务委员会政治空间的定位与动态平衡[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朱辉;张学良在东北的最后岁月[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罗信 辽宁记者站 周凤文;张氏帅府博物馆:做足服务文章[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赵东阜;吴家象生平纪略[N];团结报;2001年
4 本报驻辽宁记者 李一;杜重远:中国机械制瓷第一人[N];中国建材报;2007年
5 赵绍武;“炸烂吴张杨常而去”[N];人民政协报;2002年
6 王玉芹;东北地区工业振兴的历史基础[N];吉林日报;2004年
7 特约撰稿 韩福东;伪满“总理”张景惠的复杂面孔[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孟晓光;民国初年东北官民自办铁路及对满铁铁路的抵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娜;张学良时期东北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张宁;张学良主政时期东北新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田琨;论陈独秀的晚年民主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博;陈独秀民主观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3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8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