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畏兀儿婚俗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13:52

  本文选题:回鹘文书 切入点:畏兀儿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3至15世纪的畏兀儿社会,正处于由佛教、基督教向伊斯兰教转型时期,其婚姻习俗亦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以地域和种族为线索,对此一时空范围内畏兀儿婚俗制度及其变化作一分析研究,以期揭示元明之际的畏兀儿社会生活。
[Abstract]: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to Islam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3 to 15th century, the marriage custom of this society has also changed. This paper takes the region and race as the clue.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marriage custom system and its changes in this time and spac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ocial life of vulgar children during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
【分类号】:K8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晓清;试论元代的赘婿婚制[J];史学月刊;1990年06期

2 王茜,魏铭清;维吾尔族婚俗历史演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倩;;元西域人华化之先导蒲寿[悸踇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何婧云;张磊;;维吾尔族食馕习俗的文化解说[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3 李新惠;;宗教文化对维吾尔族人名、尊号的影响[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王力春;;元人沙剌班考[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5 刘东青;西部散文魅力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 李春萍;;从“中学”到“国学”:中国传统学术的学科化路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7 吴海航;13世纪蒙古法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冯继钦;从战迹和官职看契丹人在蒙元时期的分布[J];北方文物;1995年02期

9 肖爱民;耶律阿保机“盐池宴”考辨[J];北方文物;2003年04期

10 白光;;论辽代军乐[J];北方文物;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杨富学;;回鹘佛教徒忏悔文及其特色[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树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高昌回鹘文化[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乌恩;;论草原文化的价值系统[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乌恩;;蒙元王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阿拉坦宝力格;;祭祀游艺的人类学研究——以蒙古族祭敖包为例[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南华;;论草原文化与工业文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互动[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9 白红梅;;那达慕文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阐释[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10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草原文化的拓展与创新——二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5 孔令梅;敦煌大族与佛教[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周强;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楠;论在中国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打击“三股势力”的国际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2 侯照民;尹志平及其全真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学江;蒙元关中服饰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高铁泰;元代崇福司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紫文;元代草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丽;汉唐时期琵琶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韩燕飞;抗战时期的南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艳方;敦煌早中期石窟建筑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晓轩;回鹘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政;斡脱商业与元代社会[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全有,曹风雷;晚清时期永城婚俗述略[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达妮莎;;蒙古族婚俗中的民间手工艺[J];装饰;2009年08期

3 张恒;;从婚俗看《白鹿原》的女人观[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08期

4 刘瑶瑶;杨晓宇;;婚俗“撒豆谷”说略[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5 马鸣九;;台湾民间婚俗[J];民俗研究;1993年02期

6 ;米南加保人男嫁女娶的婚俗[J];乡镇论坛;1993年06期

7 周宇;从《甲渠言部吏毋嫁聚过令者》文书看汉代社会中的婚俗奢靡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04期

8 任捷;;体验婚俗(外一首)[J];红豆;2004年03期

9 袁燕军;;浅谈论元杂剧的婚俗[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杨春风;;满族说部中的肃慎族系婚俗[J];东北史地;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智红;;永平普渡“土家人”的婚俗[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德昌;石修华;;民族婚俗与婚姻法律冲突的司法调整——论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婚姻案件审理的规范化方向[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赵翠华;;浅谈贵州黔南苗族婚姻习俗及其中的法律问题[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志梅;;“司岗里”与佤族的婚姻习俗[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薛秀泓;我国首次举办婚俗改革主题论坛[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李祝尧 李鸿注;傅管村旧时婚俗(二)[N];衡水日报;2011年

3 罗军 雷山;黔中苗人的古老婚俗[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记者 蓝建中 王波 何璐璐 宋宗利 穆黎明;金秋多吉日 异国说婚俗[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马奇;奇异的婚俗[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张冠年;u嵓一樗祝阂运,

本文编号:1584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84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