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匈奴族源诸说评析

发布时间:2018-03-09 03:24

  本文选题:匈奴族源 切入点:荤粥 出处:《中州学刊》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匈奴族源说法甚多,大致有汉人苗裔说;古代的荤粥、猃狁、獯粥、鬼方、混夷皆是匈奴的不同称呼说;匈奴源于义渠、林胡、楼烦说;匈奴来源于西方说;匈奴与其他族毫不相干说;匈奴来源于鲜卑和通古斯说。以上诸说以第二说即匈奴与古代的荤粥、猃狁、獯粥、鬼方、混夷是匈奴的不同称呼说最符合实际情况,其他诸说均牵强附会,证据不足,故不可凭信。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heorie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Xiongnu nationality, such as the Han Miao ethnic group; the ancient meat porridge, the congee, the porridge, the ghost side and the mixed barbarians are all different terms of the Xiongnu; the Huns originated from the Yi qu, the Lin Hu, the Lou Fan; the Xiongnu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ern theory; The Hun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other ethnic groups; the Huns originated from Xianbei and Tungus. The two theories mentioned above, namely, the Xiongnu and the ancient meat porridge, the congee, the porridge, and the ghost side, are the different terms of the Xiongnu, which are most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ther theories are far-fetched, insufficient evidence, and therefore cannot be relied upon.
【作者单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源流考》(05BMZ017)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K2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盖山林;;内蒙古察右后旗赵家房村发现匈奴墓群[J];考古;1977年02期

2 马长寿;;论匈奴部落国家的奴隶制[J];历史研究;1954年05期

3 齐思和;;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J];历史研究;1977年03期

4 何光岳;匈奴族源漫议[J];寻根;2004年06期

5 方汉文;匈族(Huns)西迁与罗马帝国的崩溃[J];寻根;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廖建新;;“氏族”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陆勤毅;和县猿人的发现和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6 江三良;;资本属性、公平分配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孙海洲,孙玮;从地下考古看华夏文明的起源[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8 刘超;危机与认同:中国民族溯源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9 周海燕;关于“集体责任”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王晓琴;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情结——1949年前后赴台女作家小说透视[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宁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的文明选择——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2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王晓嵘;;聚焦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周淑真;武建强;;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5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王凤仙;;北京家庭与性别关系30年变迁[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7 王宇信;;炎帝神农氏的创造发明与民生[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8 王贵民;;申论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之关系[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9 陈金全;郭亮;;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章娟;巨东红;;社会性别视野下的职业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困境——基于厦门市210名职业女性的调查[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7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龙海;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由真珍;中国岩画与中国文字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小苗;《欢喜冤家》中的性伦理思想探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国荣;浅谈我国计划生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育文;论配偶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J];考古学报;1976年01期

2 孙守道;;"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现[J];文物;1960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斌;乌丸帽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04期

2 张博泉;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1期

3 古闻;黑龙江古代民族起源和早期鲜卑文化问题讨论纪要[J];民族研究;1981年06期

4 敖兴然;达斡尔族和蒙古族祖源关系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03期

5 田广林;契丹国家产生的上限及其早期发展形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年02期

6 陆人;青海鲜卑述略[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7 谢·阿·科米萨罗夫;宇文与宇文部[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4期

8 张碧波;鲜卑文化渊源考略[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9 黄修明;论北朝后期的武川军人集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10 高然;;鲜卑豆卢氏世系补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继生;;鲜卑石室祝文辨疑[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张松柏;冯雷;;祖州石室探索[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3 许福谦;;东魏北齐胡汉之争新说[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祝总斌;;评晋武帝的民族政策——兼论匈奴刘猛、鲜卑树机能反晋之性质[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5 周采赫;成玉华;;朝鲜·鲜卑的“鲜”和驯鹿游牧民[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6 田静;史党社;;猃狁、乌氏的地域及文化散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任爱君;;关于契丹族源诸说新析[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8 刘道清;;张仲景时代大事记[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黎大祥;张河生;;十六国时期的货币探讨[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10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姚妍晶;汉晋鲜卑人种学研究的检讨[N];中国文物报;2011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周长风 宋燕军;探嘎仙古洞 寻鲜卑遗风[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3 林l,

本文编号:1586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86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