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开放的地方志事业刍议
本文选题:地方志事业 切入点:开放 出处:《中国地方志》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一部分的地方志事业,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世界,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工作定位要开放。《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志工作的范畴从单纯的志书编纂扩大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全新境域,从而使地方志工作从封闭转向开放。二是工作主体要开放。地方志的工作主体是人才队伍,为适应工作定位从单纯的编纂工作到建设开放的地方志事业的转变,地方志需要一支开放多元的人才队伍。而这需要通过创新用人机制、拓宽用人视野、完善培训工程来实现。三是工作机制要开放。通过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区域联动机制、合作研究机制、对外学术交流机制、品牌运作机制,形成一种有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工作机制。四是资源成果要开放。通过开发志鉴衍生产品、优化公众传播渠道等,推进地方志资源成果的开发利用。
[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local chronicles, which are part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open to society,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to the world.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ollowing areas: first, the work orientation should be open. The Local Records work regulations have expanded the scope of the work of local chronicles from a simple compilation of chronicles to a new realm of service for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work of local chronicles should be changed from closed to open. Second, the main body of local chronicles should be open. The main body of local chronicles is the contingent of tal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orientation of the work, it has changed from simple compilation work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local chronicles cause. The local chronicles need a team of talented people who are open and diverse. And this needs to be realized by innovating the employment mechanism, broadening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and perfecting the training project. Third, the working mechanism should be opened up.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a regional linkage mechanism,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mechanism, the foreign academic exchange mechanism, the brand operation mechanism, forms a kind of working mechanism with cohesion and radiating power. Fourth, it is necessary to open up the achievements of resources. W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of local records.
【作者单位】: 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
【分类号】:K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延东;;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江苏地方志;2009年01期
2 朱佳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把地方志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在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地方志;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玉琴;王文娟;;信息化视域下宁夏地方志书保存和开发[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秋洪;;地方志的困境与创新[J];中国地方志;2012年01期
3 文坤斗;;关于社会主义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方志;2012年01期
4 周慧;;从有关公众事件看方志文化的发展[J];中国地方志;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讯[J];江苏地方志;2005年04期
2 卫国贤;安徽省志办召开全省读志用志工作经验交流会[J];中国地方志;2005年08期
3 晓中;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举行“秦俊先进事迹报告会”[J];中国地方志;2005年10期
4 ;淮安市地方志工作规划[J];江苏地方志;2005年S1期
5 梁滨久;加强对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2年06期
6 刘善泳;;试论立法后的地方志分类[J];黑龙江史志;2007年12期
7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动新疆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J];新疆地方志;2009年01期
8 刘延东;;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沧桑;2009年02期
9 ;《江苏地方志》2005年总目录[J];江苏地方志;2005年06期
10 ;宿迁市地方志工作规划[J];江苏地方志;2005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国栋;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地方志事业发展[N];长白山日报;2008年
2 王志平;科学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N];黄山日报;2009年
3 彭建伟 汕头市地方志办公室;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地方志事业发展[N];汕头日报;2009年
4 记者 徐凤;加快广安地方志事业发展[N];广安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杨洋;金庆礼检查指导我市贯彻地方志条例工作[N];陇东报;2010年
6 记者 勾六零;我州学习贯彻《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并部署工作[N];大理日报(汉);2010年
7 ;无锡市地方志工作规定[N];无锡日报;2010年
8 记者 勾六零;我州学习贯彻《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并部署工作[N];大理日报(汉);2010年
9 ;无锡市地方志工作规定[N];无锡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勾六零;我州学习贯彻《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并部署工作[N];大理日报(汉);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于伟平;国家修志与社会参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马小琴;福建旧方志(通志)的编修及现存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建萍;闽东地区旧方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莹;当代方志学理论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耿Pr特;广西影像方志初探[D];广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1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9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