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也谈关于社会团体的设置问题及处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8-03-11 08:13

  本文选题:志书 切入点:社会团体 出处:《中国地方志》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的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数量多、涉及面广。设置群众团体、社会团体篇目,需要从全志通盘考虑,既要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修志基本要求,又要符合行业分类标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分类标准,可设置群众团体、社会团体篇目或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分别设置篇目,篇目设置与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并列。志书不可能都在群众团体、社会团体篇目中作记述,可选择本级中联系较广、影响较大的群众团体、社会团体作为记述对象,除此之外的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可分别记述在相关分志内。同时,要处理好与其他分志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分志间交叉记述的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可采取从不同的角度记述,或此略彼详,或此详彼略,或用互见法。
[Abstract]:The number of mas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our country is large,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facets. To set up mas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we need to consider all aspects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and we must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practice of collecting things and making them one recor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the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mass organizations, public organizations or mass organizations may be set up,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may set up separate titles and titles with the orga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tate organs, CPPCC and democratic parties are juxtaposed. Chronicles cannot all be recorded in the titles of mas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y may choose mass organizations with relatively wide contacts and greater influence at the corresponding level,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s their object of description. In addition, mas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may separately record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blogs, and in particular, mas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hat have cross-recorded records should be properly handled. It can be describ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from one to the other, from one to the other, or from each other.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陈宇;;川陕革命根据地党对群众团体工作的领导[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2 ;热场——群众团体操表演[J];鄂尔多斯文化;2010年05期

3 袁礼华;;略论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中的群众团体[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关于统一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群众团体员额暂行编制(草案)[J];江西政报;1950年03期

5 刘战英;“大家姐”林华英谈才能[J];中国人才;2000年09期

6 张扬;;“官本位”琐谈[J];同舟共进;2007年03期

7 林怡均;;书官,能否被监督?[J];书画艺术;1999年04期

8 苏父;;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贵阳举办影片《焦裕禄》放映专场[J];电影评介;1991年04期

9 ;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国家发改委书画协会成立大会侧记[J];中国改革;2008年05期

10 王鼎恩;;试谈“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晓雯;;李敬汶同志讲话[A];北京新四军女兵座谈会暨《铁军巾帼谱》首发式会议材料[C];2003年

2 王光明;;两个懂得[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章均立;马成达;;浙东抗币的发行及其种类[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4 殷大奎;;祝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胜利召开[A];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第十四届内镜医学学术大会、《中国内镜杂志》创刊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颁奖大会论文汇编(一)[C];2005年

5 吴骞;;努力把学会办成地市报新闻摄影之家[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上海市颗粒学会[A];上海市颗粒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朝明;;做好县级学会管理工作之我见[A];第25届中西南学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郑m8;;团中央对共青团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创新[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9 ;宁波市生猪产销协会[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严玲璋;;序[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生祥;努力把《群众团体志》编纂成精品佳志[N];青海日报;2011年

2 ;工会等群众团体的建立[N];北海日报;2011年

3 记者 刘红丽 本报评论员;全市群众团体工作会议召开[N];铁岭日报;2011年

4 记者 王雷鸣;21个群众团体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展开[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敏彦萍;碌曲群众团体搭建爱心桥[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6 ;中共青海省委印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工作领导的通知》[N];青海日报;2005年

7 记者 高柱邋陈昌云;王兆国勉励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N];工人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松;与党外人士 群众团体共商发展大计[N];渭南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裴睿;清理工勤岗 让位零就业家庭[N];成都日报;2005年

10 沈士光邋王斌;党对群众团体领导的制度化建设[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永泰;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系统研究:1941-1954年[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薇;转型期妇联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马晨;中国特色社团组织的发展和前景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周波;社会转型中妇联组织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陈光军;论研究生道德建设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倩之;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妇联组织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郭京衢;教育行政部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燕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朱心明;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兴东;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政治动员概述[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沈晓华;学生社团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7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97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