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性与流动性:《夷坚志》地域书写之考察
本文选题:《夷坚志》 切入点:地域性 出处:《兰州学刊》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夷坚志》故事所涉及的地域非常广泛,但故事分布的地域性却有所不同。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省故事最多,这四省是洪迈行迹所至;其次是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等地,这些地方主要是他亲友行履所及的省份,可见,洪迈及亲友的行迹是故事多寡分布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在地性与流动性令《夷坚志》的地域描写广阔且纪实性非常突出,不少故事被一些医学书籍和地方志采纳。
[Abstract]:The story of "Yi Jian Zhi"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regions, but its regional distribution is different. Jiangxi, Jiangsu,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s have the most stories. The four provinces are the Hongmai Trail House, followed by Hubei, Hunan, and Sichuan. Guangdong and other places are mainly provinces from which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 travel.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ovements of Hong Mai and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tories. Because of their locality and mobility, the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 of Yi Jian Zhi is broad and realistic, and many stories are adopted by some medical books and local chronicles.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3xzw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毅;新闻总入夷坚志——蒲松龄的另类“孤愤”[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2 周以量;;《夷坚志》在古代日本的传播与接受[J];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02期
3 李正学;;《夷坚志》研究述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关冰;;从《夷坚志》中的婚恋故事看两宋婚恋意识形态[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朱文广;;简论传统报应观的特点——以《夷坚志》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王瑾;;《夷坚志》与理学之关系新探[J];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02期
7 王瑾;;《夷坚志》研究述评[J];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8 余永腾;;难解之缘:《夷坚志》与理学关系探赜——以体现伦理观的几篇典型作品为中心[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谢玲玉;;从《夷坚志》看宋代城隍信仰[J];黑龙江史志;2010年19期
10 闵宽东;;《夷坚志》的韩国传入和影响之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瑾;《夷坚志》新论[D];暨南大学;2010年
2 张文飞;洪迈《夷坚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双;《夷坚志》量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杜博;《夷坚志》婚恋小说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桂新;《夷坚志》副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孙世家;《夷坚志》口传故事主题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5 赵s,
本文编号:1619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1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