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媲摩绿洲的历史命运——新疆环境演变史的典型例证

发布时间:2018-03-20 23:08

  本文选题:媲摩绿洲 切入点:历史命运 出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媲摩绿洲处于克里雅河下游一带,从汉代到14(世纪)的游记和史籍都有关于这片绿洲的记载。文章从环境演变史的角度,探讨和田绿洲中具有典型性的策勒达玛沟以北地区的历史演变。
[Abstract]:The oasis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Kryya River, which has been recorded in travel notes and historical books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14th centu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typical Qiledamagou area in Hotan Oasis.
【作者单位】: 新疆社会科学院《西域研究》编辑部;
【分类号】:K2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逸畴;克里雅河地貌的形成与演化[J];干旱区地理;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华;;人间佛教视阈中的“生产化”与“学术化”——巨赞佛教改革思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黄今言;汉代专业农户的商品生产与市场效益[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3 居麦尼亚孜·赛迪艾合麦提;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策勒乡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模糊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4 王蕾;;唐代吐鲁番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管窥[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贾丽英;论汉代和蕃女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李孝林;;周、汉审计史新议——兼评《中国审计史》第一卷[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张荣强;;南朝的台传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王裕昌;;汉代传食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补述[J];图书与情报;2010年04期

9 张国艳;;居延汉简指示代词的用法及特点[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胡刚,王乃昂,罗建育,高顺尉,李巧玲;花海湖泊古风成砂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义康;;中国发现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朝银币相关问题研究[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欣;;秦汉时期“赘婿”和“女户”的综合考察[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中[C];2010年

3 赵宠亮;;汉简所见边地戍所的肉食消费[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中[C];2010年

4 王子今;;秦“小子军”考议[A];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会议论文(会议用)[C];2009年

5 王健;;从里耶秦简看秦代官府买徒隶问题(论纲)[A];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会议论文(会议用)[C];2009年

6 海滨;;李白饮酒诗中的西域情结[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二辑)[C];2006年

7 刘安志;;唐代龟兹白寺城初考[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8 林立;;夏合吐尔和乌什吐尔佛寺遗址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9 任大熙;;传统中国法中关于“骂詈”相关法律规定的变迁[A];中华法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10 陈习刚;;吐鲁番文书所见葡萄加工制品考辨[A];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刘文锁;尼雅遗址形制布局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申俊峰;粉煤灰、水库淤积物和污水沉淀物改良砂质贫瘠土壤植树种草的研究——以内蒙古包头试验区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5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乜小红;唐五代畜牧经济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邱忠鸣;北朝晚期青齐区域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张璞;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杨蕤;西夏地理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强;唐代马球运动和现代马球运动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芳芳;秦汉服饰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阳艳华;克孜尔石窟186窟壁画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向红;唐代前期河西州县城城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建;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文星;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广亮;汉简所见西北戌卒戌吏文化学习活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淑萍;《太平广记》狐类龙类虎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蒋莉;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传友;;艳诗该如何对待——由袁枚、沈德潜之争谈中国艳诗的历史命运[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2 武凤珍;;“黄土文学流派”与“黄土画派”艺术共性探讨[J];西北美术;2011年02期

3 胡刘;祝莉萍;;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理论旨趣与历史哲学意蕴[J];哲学动态;2011年04期

4 马秀琴;;生之悲歌——读李进祥小说集《换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5 杨秀婷;;寻找缺失的母亲——苏童的《河岸》言说[J];作家;2011年14期

6 俞吾金;;确立真正的人文精神[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7期

7 郭佳颖;;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J];山花;2011年16期

8 曲晓范;;区域现代化史研究的新成果——王凤杰专著《王永江与奉天省早期现代化研究》序[J];东北史地;2011年05期

9 张大为;;论艾青的现代诗人和诗艺原型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5期

10 金一南;;走向辉煌[J];晚晴;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培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历史命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孙明章;;朱子学的历史命运[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方修琦;;从古地理学到环境演变——北京师范大学时间维地理学研究传统的形成和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芸;孔昭宸;杨振京;阎顺;倪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大西沟剖面的孢粉分析及3.6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探讨[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韩美;李艳红;张维英;张丽娜;;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韩美;李艳红;张维英;张丽娜;;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张居中;王象坤;孔昭宸;;要重视黄淮地区新石器时代稻粟混作农业与环境演变关系的研究[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8 李占斌;李鹏;鲁克新;;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环境演变与调控对策[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9 王心源;吴立;张广胜;肖霞云;韩伟光;;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 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元芳;张青松;李炳元;;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介形类与环境演变[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公明;“弱势独裁”的历史命运与……“改革的秩序与变异”[N];东方早报;2011年

2 彭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N];光明日报;2001年

3 李宝善;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N];人民日报;2001年

4 曾涛 卢笙;加快气象事业发展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N];中国气象报;2006年

5 王勤;儒家伦理的历史命运[N];学习时报;2000年

6 纪宝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历史命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李传印 朱昌流;《四库全书》的历史命运[N];光明日报;2004年

8 谭荣邦;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命运[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李传印 朱昌流;《四库全书》的历史命运[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贺福;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N];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陇西盆地东南隅新近纪沉积与环境演变[D];兰州大学;2006年

2 张晓龙;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熊吉峰;转轨期我国小农经济改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4 查小春;汾渭盆地全新世古洪水和侵蚀沉积事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斌林;连云港近岸海域环境演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贺志鹏;南黄海重金属的演变特征及控制因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7 贾铁飞;近千年以来巢湖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瑜琴;泾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及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劭锋;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环境演变驱动力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书兵;川西中部晚更新世地层与环境[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斌;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艳波;全球化趋势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萍;洪湖近1300年来的环境演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4 张战平;陕西岐山全新世黄土与环境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义;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D];武汉大学;2004年

6 贾耀锋;关中盆地东部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红卫;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平华;周原扶风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社会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智勇;长江口第四纪地层划分及环境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席小慧;全新世大暖期辽西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演变及人地关系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1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41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0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