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发布时间:2016-11-09 09:15

  本文关键词:清代汉籍蒙古族民俗文献及其学术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徽州村志的研究价值——读绩溪新编村志有感

彭家国  

【摘要】:正徽州社会是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宗族社会,一个村落只有一个姓构成,就是有其他的姓也只占很少的数量,一个村落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宗族王国,徽州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村落构成, 这些独立性的村落是徽州社会的基础,村落文化的发展就是整个徽州文化的发展。因此,研究这些基础的微观的村落必将对研究整个徽州社会起到深刻的启迪意义。近来本人有幸读到数本绩溪新编的村志,如《磡头志》《旺川古今》《吴家坑村志》《瀛洲》《宅坦村志》《坦头村志》《龙井春秋》等,它们都细致地描述了古往今来村落的变迁等史实,不仅为我们研究徽州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当今重构农村基层社会生活的实态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徽州社会是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宗族社会,一个村落只有一个姓构成,就是有其他的姓也 只占很少的数量,一个村落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宗族王国,徽州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村落构成, 这些独立性的村落是徽州社会的基础,村落文化的发展就是整个徽州文化的发展。因此,研究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宜;;浅论明清徽州的宗族办学活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萍;明清徽州文书中所见的招赘与过继[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3 刘伯山;;论徽州传统社会的近代化[J];学术界;2006年06期

4 王振忠;;别开生面的徽州宗族研究——评唐力行先生的《徽州宗族社会》[J];史林;2007年01期

5 史五一;;试析明清徽州会社的兴盛及其原因[J];中国地方志;2008年12期

6 朱琳;明清徽州女子婚龄浅探——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7 何巧云;;徽州祭祀文书与徽州社会[J];寻根;2008年06期

8 章毅;;宋明时代徽州的程灵洗崇拜[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9 ;《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前言[J];安徽史学;1985年03期

10 周致元;;徽州乡镇志中所见明清民间救荒措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家国;;徽州村志的研究价值——读绩溪新编村志有感[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俞乃华;;清代至民国时期徽州社会的赡养方式——以徽州“分家书”为中心[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学林;;强烈呼吁要对徽学进行深入地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晓光;;试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中生;;徽商的人文精神与明清徽州的和谐社会[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金绍兵;;徽州文化中的水文化初探[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卞利;;清代中期棚民对徽州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臧秀娟;;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9 賈甯;;从《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中“西宁青海番夷成例”看少数民族典籍对史学专题的研究价值[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N];光明日报;2007年

2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李琳琦;[N];光明日报;2008年

3 贵州师范大学 但文红;[N];中国文物报;2009年

4 潘水源 洪达科 周茜;[N];上饶日报;2005年

5 陈洛;[N];广西日报;2009年

6 王振忠;[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熊德成 李兴勤;[N];中国档案报;2003年

8 贺为才;[N];安徽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周晓东;[N];江淮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钟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巧云;清代徽州祭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陶明选;明清以来徽州民间信仰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士闪;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硕文;明清徽州方志序例整理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2 梁芬;《歙事闲谭》的史学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苏婷;徽州地区汪华信仰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王良;明清徽州谱牒编纂的宗旨、原则和方法[D];安徽大学;2011年

5 张晓锋;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权力支配及其在徽州村治中的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卢毅;宅坦宗族之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布和;清代汉籍蒙古族民俗文献及其学术价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梅立乔;明清徽州城镇初探[D];安徽大学;2003年

9 谢冬霜;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管理者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李慧;绩溪东关冯氏宗族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清代汉籍蒙古族民俗文献及其学术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8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