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杜文秀起义研究的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8-04-03 09:22

  本文选题:杜文秀起义 切入点:中国近代史 出处:《回族研究》2010年01期


【摘要】:本刊2009年1—4期和今年第1期开辟了《杜文秀"卖国说"辩诬》栏目,先后发表了21篇文章,参与了郭沫若、范文澜二位前辈横加给中国近代史前沿杰出人物杜文秀"卖国主义"的讨论。学者们或利用英国伦敦保存的皇家档案资料,或查阅云南地方文史资料,或深入民间调查老百姓中祖辈相传的口碑资料,他们以大量的翔实的历史资料,论驳了郭、范二位学者横加给杜文秀的种种不实之词。本刊5期栏目的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他们纷纷给编辑部来信,积极参与讨论。有的文章直陈杜文秀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有的说郭、范二位学者对杜文秀只扣帽子、打棍子,没有拿出历史资料来说活,以势压人,这种文风不可取;有的建议杜文秀的讨论应把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有的批评当前史学之风的浮躁;有的更正了郭、范二位文章中引文的失实和曲解;有的说他们二位的文章只盯着英法殖民主义者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引,不做辨伪考证工作,这是个方法问题,还是立场问题;有的就中国传统学术,讲考据、义理、词章,二位学者似乎对这几方面都疏忽了,读者不理解;有的说回回民族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英雄人物,应该解放思想,冲破阻力,多多宣扬自己民族的英雄人物;有的引梁任公的话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非一家一人所私有,应该允许大家热烈讨论杜文秀,这是一件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好事。在此,我们编辑部对大家的来信参加讨论和对开辟《杜文秀"卖国说"辩诬》栏目的热情肯定,表示诚挚的谢意。现在,将大家的来信选择一部分刊载如下,以荐读者。
[Abstract]:In the first issue of 2009 and the first issue of this year, the magazine opened up a column entitled "du Wenxiu's Traitors" and "Defamation and falsehood", and published 21 articles one after another and participated in Guo Moruo.Two predecessors of Fan Wenlan have given a discussion to du Wenxiu, a leading figure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Scholars either make use of the royal archives kept in London, England, or consult the local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Yunnan, or go deep into the folk investigation of the word-of-mouth materials handed down by the ancestors of the common people. They refute Guo with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ve historical materials.Fan Erzi scholars gave du Wenxiu all sorts of false words.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fifth issue of our magazine, it caused a great response among the readers. They wrote to the editorial board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discussion.Some articles directly state du Wenxiu'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status, some say that Guo and Fan Er-scholars only use their hats and sticks to du Wenxiu, and they do not produce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say that they live and press people with their own power, and this style of writing is not desirable.Some suggest that the discussion of du Wenxiu should combine history and sociology, some criticize the impetuosity of the current style of historiography, some correct the misrepresentation and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citations in Guo and Fan's articles;Some say that their articles only focus on what the British and French colonialists say, and they do not do the work of discriminating forgeries. This is a matter of method or a matter of stand. Some of them talk about textual research, theory, and ci and regulations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Two scholars seem to neglect these aspects, readers do not understand; some said Hui nationality in the history of many heroes, we should emancipate our minds, break through the resistance, promote their own national heroes;Some quoted Liang Rengong as saying that learning is a public instrument in the world, and should not be owned by one family. We should allow people to discuss du Wenxiu enthusiastically. This is a good thing that is conducive to 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harmony.Here, our editorial department expresses its sincere thanks to everyone for their lett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and to express sincere thanks for the enthusiasm and affirmation of opening up "du Wenxiu's traitorous" "falsely accused" column.Now, the selection of your letters published below, in order to recommend readers.
【作者单位】: 云南省博物馆;
【分类号】:K281.3;K25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雨梧 ,单锦珩;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第一声[J];浙江学刊;1980年01期

2 吕涛;;读《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J];读书;1980年05期

3 石永森;;略谈影片《秋瑾》之不足[J];电影艺术;1984年03期

4 冯祖贻;;贵州史研究的新收获——评《贵州近代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5 菲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出版[J];历史档案;1989年03期

6 吴梦进;王宗年;;一部很有价值的工具书——评《中国近代史争鸣录》[J];历史教学;1989年05期

7 朱宗震;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新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太平天国》出版[J];高校社科信息;2004年05期

9 李延华;陶爱新;曹英敏;;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2期

10 朱安平;;《甲午风云》慨而慷[J];大众电影;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协京;;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史苑;;河北师院历史系近年科研成果与科研规划简介[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3 ;后记[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房德邻;;中国近代史的含义究竟是什么?[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虞和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创新[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王跃;;田闻一和他的中国近代史小说[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7 黄军甫;孙力;;科社理论开启新篇章[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评《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册[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9 黎志刚;;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之思考——再访刘广京先生[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10 赵庆云;;“三次革命高潮”解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近科;专家研讨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黄月平;揭开历史的谜底[N];北京日报;2007年

3 记者 田垣;近代史所举办第七届青年学术论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龚达才;“中国近代邮政史”源于何时?[N];中国集邮报;2006年

5 太原市成成中学高级教师 白秀茹;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概述[N];山西科技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金鑫 通讯员 朱志凌;“话题”带动上海主题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丁薇;小地方见证大时代[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刘桂明;天津浓缩了中国近代史[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映 周静文;他的身上,折射半部中国近代史[N];新华日报;2009年

10 倪友葵;通过名著了解中国近代史[N];中国财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巧红;中越历代疆界变迁与中法越南勘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姜秀玉;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刘海峰;穆彰阿与道光朝政治[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元鹏;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培;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融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杨东风;中国参加1906年米兰国际博览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震;刘坤一军事实践和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明;论左宗棠的法律思想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刘亦师;近代长春城市发展历史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黄文;论沪杭甬铁路的商办历程[D];扬州大学;2008年

7 刘雅楠;从“入越剿匪”到“援越抗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卢琼;论李达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旭;咸丰、同治朝的文祥(1860-1874)[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孔凡涛;宋庆述论[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4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704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f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