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的鄂伦春族“摩苏昆”
本文选题:鄂伦春族 切入点:摩苏昆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摩苏昆"是鄂伦春族在漫长的游猎生活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对"摩苏昆"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具有说唱性质的、曲艺类、民间文学史诗类、特定长篇叙事歌曲音乐类等,它属于唱一段、讲一段的古老艺术形式,用鄂伦春语讲唱。鄂伦春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语言的逐渐流失,使古老的艺术"摩苏昆"面临失传的危险。
[Abstract]:Mosukun is a distinctive national culture created by the Oroqian people in the long life of hunting.There are many definitions of "Mosukun": rap, quyi, epic folklore, special long narrative music, etc. It belongs to the ancient art form of singing, speaking a section, singing in Oroqun.Due to the absence of native characters and the gradual loss of language, the ancient art of Mosukun is in danger of being los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善子;;黔东南苗族民歌探析——以“飞歌”为中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周亚丽;;新疆伊犁海努克乡维吾尔族婚俗及其仪式歌“月兰”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刘兰青;;浅谈中国传统民歌[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周宁;;试论傣族男子舞蹈表演中象脚鼓运用的艺术特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5 周艺;;浅谈裕固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北方音乐;2011年05期
6 卢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发展趋势与制度构建[J];北方音乐;2011年06期
7 刘可英;;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形态特征初探[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8 陈晨;;神奇的彝族阿哲人——云南省弥勒县巡检司镇彝族音乐调查[J];北方音乐;2012年02期
9 陈倪竹;;维吾尔族歌曲的调式与旋律特征[J];北方音乐;2012年05期
10 李征;;浅析巴塘藏族弦子歌舞的大众精神[J];才智;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志芬;;云南省建水县民族民间歌曲的人类学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骆彤;;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何方[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徐新建;;历史之维和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以“侗族大歌”的入世为例[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贵州布依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王宝龙;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燕;吐鲁番木卡姆的社会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3 倪志凌;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技法探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王诗莹;石屏海菜腔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金雯;朝鲜族民谣的演唱探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韩婷;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口弦音乐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杨旭珍;唐代胡笳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郭文萃;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乌力格尔叙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玉莲;论交响诗《风雪 万里 家国》的音乐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双双;民族学视角下的鄂伦春族文化旅游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复兴;鄂伦春族研究概述──纪念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伦春族分组成立四十周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7年01期
2 韩有峰;试论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瑰宝—“摩苏昆”[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02期
3 汪玲玢;北方狩猎文化的精萃──《鄂伦春族文学》问世[J];学习与探索;1994年02期
4 隋书今;一部填补鄂伦春族说唱文学空白的书──为《英雄格帕欠》作序[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03期
5 韩有峰;;鄂伦春族民间文学挖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发现[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01期
6 赵华,宋德胤;“摩苏昆”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3期
7 克训;丰厚的礼物——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定居四十周年迎庆建设项目纪实[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4期
8 廉克训;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的发展战略思想与社会系统工程[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04期
9 金显义;试析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思想意识状况[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03期
10 郑勇;鄂伦春族民歌浅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子玉;温辉;;改革开放30年鄂伦春族发展成就[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许以僖;;鄂伦春族的装饰艺术[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3 杜塔娜;耿世荣;王乃芝;蒋春梅;;鄂伦春族肺结核病防治研究(摘要)[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何群;;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发展——鄂伦春族个案研究[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亚芝;;鄂伦春族兽皮服饰艺术[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何群;;仍然需要在世界小民族生存问题研究上下功夫——中国鄂伦春族等个案分析[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邵帅;温有锋;席焕久;;鄂伦春族成人皮下脂肪发育特征[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8 郭崇林;;黑龙江民族民间歌谣述评[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9 董宪民;丁峰;侯波;;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四个少数民族成年人的体质调查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左岫仙;;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教育发展成就与展望[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艳波 通讯员 刘晓峰;铁路助鄂伦春族农民种植的白沙克闯关出海[N];人民铁道;2009年
2 刘晓春(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鄂伦春族地区如何建设小康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教授、民俗学人类学系主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 何群 鄂伦春族,黑龙江省大若安岭行署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研究会副会长 关金芳;怎样保护鄂伦春文化,促进民族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彦;为鄂伦春民族教育呕心沥血[N];黑龙江日报;2006年
5 记者 王明义;鄂伦春族猎民多年未发生涉枪事故[N];人民公安报;2006年
6 记者 胡艳波 通讯员 刘晓峰;铁路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架金桥[N];人民铁道;2007年
7 孙亮;黑龙江59个项目解急需[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刘晓春;鄂伦春族地区发展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本版编辑 中共鄂伦春自治旗委书记 侯言增 鄂伦春自治旗旗长 莫日根布库 王艳 侯玉鹏;勇敢的鄂伦春 奋进的鄂伦春 和谐的鄂伦春[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10 李延红;山林狩猎民族之歌[N];音乐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长恩;权利、权力、权益与义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张元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张慧平;鄂伦春族传统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卫军;东北萨满艺术与相关民俗[D];苏州大学;2008年
9 车海锋;朝鲜民族与满—通古斯诸民族神话传说中的意象、母题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10 田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鄂伦春族说唱音乐“摩苏昆”的考察与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孙印峰;中俄鄂伦春族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方征;黑龙江白银纳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于超;黑龙江地区鄂伦春族舞蹈文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宏硕;鄂伦春族民间造型传统与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凯棋;鄂伦春族特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翟世铭;探究鄂伦春族图腾文化在设计领域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雪娇;鄂伦春族“斗熊舞”的传承价值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玉环;困境与出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17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71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