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央政府两次派兵入藏研究(1909
本文关键词:十三世达赖“倾心内向”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藏民族学院》 2012年
清末民初中央政府两次派兵入藏研究(1909-1913)
梁斌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不但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且还根据各不平等条约干涉我国内政,蚕食包括西藏在内的边疆地区。鉴于西藏地方存在的危机,晚清政府的部分官员洞察时局,纷纷上书朝廷,奏请派兵“固川保藏”,以图边圉稳固。在十三世达赖第一次离藏期间(1904-1909),驻藏官员张荫棠、联豫等人,主张“收回政权”、“编练新军”、“派兵入藏”。清廷最终接受了群臣的建议,任命钟颖为统领,率一千七百名川军入藏。 川军驻藏不久,内地就发生了辛亥革命,此消息传至西藏后,川军及其驻藏大臣钦署的官员内部发生了分化和火拼,他们打着“勤王”、“革命”的旗号在藏兴风作浪,制造混乱,并联合在藏的袍哥势力谋取私利,骚扰地方。这样的行径激起了西藏当局的仇视和反抗,加之西藏上层分裂势力的别有用心和帝国主义的煽动策划,川军与藏军队之间的矛盾冲突急剧升级。由于川军孤悬于藏,饷械不济,又无外援,以至于被藏军围攻,最终在英印当局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川军被分批押解并驱逐出藏。 西藏地方“驱汉”的同时,达赖在帝国主义的“援助”下,不但嗾使康区的寺院及其土司进行反叛,而且还派军队向藏东侵犯,以至于清末经赵尔丰改土归流的川边几乎为旧的复辟势力所占。面对帝国主义及西藏上层亲英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和诸多将领电请西征的态势,民国政府遂决计派遣川滇军先征讨川边叛军,然后继续西进,以图解救被困川军(清末钟颖率领的川军),并完成他们未完成的历史使命。川滇军不负众望,仅用三个月就基本收复了川边各地,但这却让英帝国主义者如坐针毡。为了迫使川滇军停止西进入藏,英人再次打出了“外交手段”的王牌,要求袁世凯政府命令停止西征军事行动。袁世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最终向英帝国主义者妥协退让,下令停止川滇军入藏。因此,对于民国初年西征的川滇军队而言,不要谈及完成历史使命了,就连入藏都未实现,真令人扼腕痛惜! 清末民初两次对西藏的军事行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思考。本文主要研究清末民初(1909-1913)之际,,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兵入藏的起因、经过、结局及其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57;K258;C9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鸿志;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分裂中国西藏的阴谋[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刘国武;袁世凯政府对藏政策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3 席萍安;辛亥革命期间的四川新军[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秦和平;;1912年民国政府筹治西藏措施述评[J];中国藏学;1993年04期
5 唐景福;民国时期历届中央政府维护西藏主权的措施[J];中国藏学;1997年01期
6 喜饶尼玛;论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心理嬗变[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7 胡岩;《寇松备忘录》与民国初年英国侵略中国西藏的政策[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8 周源;再论西姆拉会议[J];中国藏学;2004年02期
9 多杰才旦;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土登嘉措浅析[J];中国藏学;2004年03期
10 肖爱树;论清末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关系[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凤逸洲;十三世达赖“倾心内向”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天阳;《申报》涉藏舆论研究1911-1914[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里;;神秘的中国西羌丝绸之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切排;侯庆先;;土登贡培的政治生涯及其转变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田苗;喜饶尼玛;;止步于“屡现曙光”缘由之探析——试析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若干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高晓波;;近十年来明清时期安多、康区藏族史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高鸿志;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分裂中国西藏的阴谋[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7 李细珠;张之洞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8 刘国武;袁世凯政府对藏政策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9 王建华;论日本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10 王海兵;;1930年代的康、青、藏战争——边政、权力和地方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成建;;试析政府查禁四川哥老会的政策及其变化(1935~1948)[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张建锋;;论左翼川籍作家创作的地域文化意蕴[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宋月红;;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谈判及签订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5 杨永红;;青藏铁路与国家安全[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6 坚赞才旦;岳小国;;论三岩藏族的壁葬及其社会控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7 郭太风;;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锋芒的转向[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和靖;;从汉藏佛教美术交流史看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9 契嘎·德熙嘉措;当周才让;;基于信息处理的藏文字的结构[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诺明花;张立强;刘汇丹;吴健;丁治明;;汉藏短语抽取[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6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7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孙娟;从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陈鉴潍;宁玛派隆钦饶绛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论战时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战争资源的掠夺(194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兰兰;宋元时期西藏止贡噶举派历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黄勐;中印藏南领土争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高洁;藏族传统家具装饰艺术及风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马洪涛;尼赫鲁政府的对藏政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向春凤;近代重庆进出口贸易研究(1873—1919)[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董予川;略谈民主改革前的西藏刑事立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鸿志;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分裂中国西藏的阴谋[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刘国武;袁世凯政府对藏政策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3 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李丽,秦永章;20世纪前半期雍和宫藏族高僧秘访日本始末[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5 陈锵仪;;简述十三世达赖入觐[J];中国藏学;1988年01期
6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J];中国藏学;1988年01期
7 喜饶尼玛;;民国时期出席全国性政治会议的西藏地方代表[J];中国藏学;1989年02期
8 汤池安;;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遗嘱”辨析[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9 格桑卓嘎;;十三世达赖喇嘛土丹嘉措是怎样选定的[J];中国藏学;1991年02期
10 秦和平;;1912年民国政府筹治西藏措施述评[J];中国藏学;199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永生;《申报》的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建国;辛亥革命时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1905—1913[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留根;近代传媒与观念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荣 ,孔江联 ,杨亮明 ,邹嘉明 ,章远庆;清末民初的江西医学堂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2 罗继祖;;《懿荣藏龟》[J];读书;1985年04期
3 辛培林;;清末民初黑河地方史料拾零[J];黑河学刊;1985年02期
4 惠富平;清末民初兴农思想述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徐洁;;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J];历史档案;2006年03期
6 车辚;;清末民初的云南地缘政治形态及其成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李国栋;;清末民初关于民族问题的论战[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8 孙岩;王苗;;清末民初朝鲜移民我国东北的原因探析[J];前沿;2008年09期
9 李平;;清末民初商会设立的商业学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谢溶;;清末民初昆明的社会生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琴;;试论清末民初的贵州新兴社团[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隋丽娟;邓天红;;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禁毒成败述论[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赵艳玲;;清末民初教育转型中的冀州新式学校[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刘淑华;;清末民初中国职业教育转型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毕苑;;清末民初的博物教科书与进化论的传播[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6 隋丽娟;邓天红;;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禁毒成败述论[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7 关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断裂与传承[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8 ;清末民初的报刊与社会历史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9 黄钟麟;;清末民初诏安诗词艺术溯源暨创作初探[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10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夏追索抢救保护文物律师团联合会首席律师 刘洋 本报实习记者 刘家艺;[N];北京科技报;2009年
2 陈永祥;[N];中国档案报;2005年
3 云阳;[N];中国商报;2003年
4 罗思;[N];中国商报;2003年
5 罗思;[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6 闵杰;[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黄轶;[N];文艺报;2008年
8 北京 张晓悟 王媛;[N];中国文物报;2010年
9 柯杨;[N];河南日报;2007年
10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罗检秋;[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旻;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效正;清末民初庙产问题研究(1895-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羽;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上海大学;2010年
4 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庄逸云;清末民初文言小说史[D];复旦大学;2004年
6 谢杲馥;“市”说新语—清末民初朱家角镇的地方社会结构[D];上海大学;2012年
7 眭红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春雷;清末民初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杨木武;莫里循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情[D];苏州大学;2004年
10 李奇志;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召庸;清末民初拉萨动乱初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鲁克亮;清末民初的灾荒与荒政研究(1840—1927)[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彩云;清末民初湖南社会习俗的演变(1895—1927)[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董峰;清末民初美术教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唐湘雨;清末民初市场管理法制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梁进学;试论清末民初举要目录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付蓓;论清末民初的中外合资企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史林杰;清末民初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欧阳艳;清末民初双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霍晓玲;清末民初河南地方自治[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十三世达赖“倾心内向”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7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