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若干思考
本文选题:地方志资料 + 年报制度 ; 参考:《中国地方志》2012年09期
【摘要】:在简要总结历代及当代两轮修志中地方志资料工作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阐述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必要性,认为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是古今修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内在要求。并对当前一些地方正在探索的年报制度进行评述,提出要不断完善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做到年报编写制度和资料征集制度两者并重。
[Abstract]:Based on a brief summary of history and lack of local records work in place of the two contemporary chronicles, explaining the necessit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chronicles report system,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ocal chronicles report system i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revision of the summary,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 in the new period the implementation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Local Records Work Ordinance. Review on the current and some places are exploring the system,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horography of the system, to achieve annual report system an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of both.
【作者单位】: 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允熠,张瑞涛;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2 李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3 李曼曼;谭书龙;;试析徽州文化精神在胡适文化心理中的积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杜蒸民;年谱学的一个新创例——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张昭军;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李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小光;清代中西文化互动及其终结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王兴国;谭嗣同与梁启超的应用佛学[J];船山学刊;1997年01期
9 赵文红,王清泉;试论清代学者崔述的学术命运[J];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10 朱义禄;;从“以学术杀人”到“以理杀人”——兼谈哲学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东方论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鸿森;;陈溿事迹辨正[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3 杨华;;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胡孝德;高小平;;同曲异工——16—18世纪西学东渐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的现代价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范式创新一例[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8 刘巍;;《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氏与廖平的学术纠葛[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9 李细珠;;倭仁与道咸同时期的理学[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左玉河;;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识体系之尝试[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明;雅人深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朝亮;李绂与《陆子学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永理;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孙老虎;陈三立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冬;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9 郜积意;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岐梅;晚清改良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申乐利;民国王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罗立军;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6 蔡言胜;《通雅》语文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7 吴学满;从考据学到新义理学[D];湘潭大学;2002年
8 朱昌荣;皖派朴学述论[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健美;唐鉴学术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03年
10 刘亮红;梁启超文化民族主义论[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62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76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