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公元3~6世纪巴蜀地区史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29 01:20

  本文选题:史学 + 史家 ; 参考:《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摘要】:巴蜀地区是一个具有明显共同特征的相对封闭、稳定的地理和文化区域。公元3~6世纪,巴蜀地区的史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私家撰史上。从总体上看,当时巴蜀史学的基本状况是私强官弱,即主要以私人撰述为主,官方史学明显衰微,成绩较为有限。
[Abstract]:Bashu region is a relatively closed, stabl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region with obvious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3rd and 6th century AD, the historiography of Bashu area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this kind of development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history of private writing. On the whole, the basic condition of Bashu historiography at that time was that private officials were strong and weak, that is to say, the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was mainly written by private individuals, and the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declined obviously, and its achievements were relatively limite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锋;试论现代川籍作家“家庭小说”的文化意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李小波,刘慧清;川东古代盐业开发对行政区划和城市分布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3 赵有声,况平,青虹宏;重庆园林的历史文化成因初探[J];重庆建筑;2003年04期

4 杨华;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兼论楚国对巴蜀地区冶铁业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洪卫中;诸葛亮“帝王之志”新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6 何永福,高灿仙;神话传说与文化积淀——浅析九隆神话中的原始文化因素[J];大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吴焯;佛教蜀身毒道传播说质疑[J];东南文化;1992年05期

8 龙显昭;陈寿史学刍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许亚非;传统勤俭思想与当代道德建设刍议[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曾超;“白虎为害”、“夷人射虎”新议[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毛曦;;从考古发现看杜宇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彭邦本;;先秦汉水上游与峡江地区的交通试探[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5 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段伟;秦汉社会防灾减灾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春来;历史时期长江三峡主要农作物的嬗变与分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尚英;刘敞《春秋》学术论[D];四川大学;2002年

3 易兰;中国崇虎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2002年

4 李中锋;宋代政区地理研究及其信息系统处理[D];四川大学;2003年

5 朱宇华;重庆市张飞庙搬迁工程保护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刘涛;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政治诚信观探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宗萍;清代三峡腹地移民社会及其变迁[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曾穷石;汉藏边缘的土司政治[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雅荣;“猴s兦栏尽惫适碌脑戳骷把荼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剑涛;试论重庆地区晚期巴文化及其消亡过程[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栋;;解史——论史学意识[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2 吕启祥;;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J];红楼梦学刊;2010年02期

3 刘海静;;从《后汉纪》看袁宏的政治观及史学批评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陈安民;;试论萨鲁斯特的历史编纂思想和实践[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林荃;;杜文秀起义研究的新篇章[J];回族研究;2010年01期

6 陶俊;;“诗史”意识于明清文学之特质[J];求索;2010年01期

7 黎学军;;“客观”历史与“主观”历史的纠缠[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汤城;;王夫之直笔思想二题[J];史学史研究;2010年01期

9 朱政惠;陈勇;;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史学史研究;2010年01期

10 庾向芳;;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J];史学史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瑞和;;小说的正史化——以《新唐书·吴保安传》为例[A];唐史论丛(第十一辑)[C];2009年

2 罗炳良;;应当切实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白云;;再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周文玖;;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何以服从“名教”[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刘开军;;论“史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蔡克骄;;南宋浙东学派的史学批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赵梅春;;二十世纪史家对“通史家风”的继承和发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徐国利;;当代中国大陆的史学评论理论研究述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10 尤学工;;历史教育: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利华 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求故实之新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杜丽君 牛耘;岚县王狮乡 突出实践特色推动科学发展[N];吕梁日报;2010年

3 记者 段金平;北京房山区年内关闭所有煤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记者 冯永锋;“石头造纸”有望产业化[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燕海潮 通讯员 陈艳艳;新家园 新生活 新希望[N];陇南日报;2010年

6 韩晓征;于细微处见精神[N];中国教师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韩金伟;低碳产业的新突破[N];团结报;2010年

8 记者 韩金伟;“石头纸”将用于全国两会[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旭春 牛敏;湫峪沟:被遗忘的最早的农村党支部[N];延安日报;2010年

10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王杰;显学与科学[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王磊;陈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崔艳红;普罗柯比《战记》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巧凤;唐五代食货典、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诗凯;元好问研究三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魏衍华;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成就与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昕迪;从《马太受难曲》看马赫的宗教音乐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海燕;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小说实录思想[D];兰州大学;2006年

6 吉姝婉;从《西乡钞票》看松本清张的文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6年

7 曹丽娜;章学诚的明道经世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任利伟;从《日知录》看顾炎武历史编纂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征;刘知几《史通》叙事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丽梅;五代地方行政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7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17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