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前四汗时期蒙藏关系新探——以“斡腹之谋”为视角
本文选题:斡腹之谋 + 战略 ; 参考:《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摘要】:成吉思汗时期,蒙军形成了假道吐蕃、大理经南宋后方广西以北上灭宋的"斡腹之谋"。此灭宋战略计划在前四汗时期被逐步付诸实施,而成为贯穿于前四汗时期宋蒙战史的主线。因受宋蒙关系及宋蒙战局影响,吐蕃、大理一线(今藏彝走廊地区)成为蒙军对宋战略主攻方向和进军路线要道,吐蕃诸部被迫卷入蒙军征服计划与行动之内。文章以"斡腹之谋"为视角,对前四汗时期蒙藏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总结出蒙军对吐蕃诸部之经略主要服务于开辟一条路经吐蕃、大理而至南宋广西用兵路线,因而其时蒙藏关系带有鲜明武力假道借路的军事色彩。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Genghis Khan, the Mongolian army formed the false Dao and Tubo. The strategic plan of eliminating Song Dynasty was gradually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first four Khan period, and became the main line of the history of Song and Mongolia War in the former four Khan period. Influenc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ng and Mongolia and the war situation of Song and Meng, Tubo and Dali (today's Tibetan Yi Corridor) became the main strategic attack direction and the main route of march of the Mongolian army against Song Dynasty, and the Tubo troops were forced to be involved in the plan and action of the Mongolian army's conquest. From the angle of "Wu's belly", this paper makes a new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golia and Tibet during the first four Khan period, and concludes that the Mongolian army's classics to the Tubo parts mainly serve to open up a road through Tubo, and from Dali to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Guangxi to use troops.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golia and Tibet at that time was marked by the use of military forc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基金】: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项目“蒙古斡腹之谋与南宋西南边防”阶段性成果,项目号:Nj709027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苏鲁格;“蒙藏交往始于阔端和萨班”说质疑[J];蒙古学信息;1998年04期
2 曾现江;;先取西南诸蓄,后图天下——蒙古对藏彝走廊的军事征服[J];西藏研究;2005年04期
3 陈得芝;八思巴初会忽必烈年代考[J];中国史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杨国宜;略论《道德经原旨》的皇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韩光辉;金代都市警巡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5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王兴文;试论中国古代西部经济开发政策[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8 蒋铁初;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9 喻学忠;;晚宋士风主流论析[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10 赵永春;厉永平;;宋金“海上联盟”期间的领土交涉——以赵良嗣《燕云奉使录》的记载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霍建瑜;;执“竹竿子”者称谓及服饰考[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顺;龚鼎孳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钟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安瑛;清前期甘宁青区域的商业贸易[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5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6 聂心蓉;马致远杂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7 武兴芳;论元曲神仙道化剧与隐居乐道剧中隐逸思想的同异[D];山西大学;2004年
8 彭达池;钱曾及其《读书敏求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丁合林;元杂剧历史剧浅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苗鑫;论“河汾之派”的诗歌创作[D];河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冯汉镛;;川藏线是西南最早国际通道考[J];中国藏学;1989年01期
2 沈卫荣;;元明两代朵甘思灵藏王族历史考证[J];中国藏学;2006年02期
3 杨嘉铭;解读“嘉绒”[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曾现江;对藏彝走廊蒙古族后裔传说的几点认识[J];求索;2005年03期
5 庞琳;元代入藏驿道考述[J];西藏研究;1999年04期
6 郭声波;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J];中国史研究;1999年04期
7 陈得芝;八思巴初会忽必烈年代考[J];中国史研究;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843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4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