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新疆建省与近代新疆防务建设

发布时间:2018-05-09 16:51

  本文选题:新疆省 + 建省 ; 参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摘要】:1884年新疆建省,促进了近代新疆防务建设的全面展开。考察新疆防务建设全面展开之原因、新疆建省与防务建设的关系及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利于认清建省与近代新疆防务建设的密切关系,从一个侧面展示新疆近代历史发展之脉络。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Xinjiang Province in 1884 promot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defense construction in modern Xinjiang.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defense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defense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and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e in Xinjia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recogniz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defense construction in modern Xinjiang. To show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s modern history from one side.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社会学系;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浩然;;宗教渗透特征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郑清坡;;“民变”话语考论[J];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3 马勇;;宗藩体制解体与东北亚乱局[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4 朱凤祥;;我国清代自然灾害与小农经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5 朱凤祥;;自然灾害对清代小农经济劳动力资源的破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6 欧阳跃峰;关成刚;;邪恶之花未必只结罪恶之果——晚清社会转型之际捐纳的客观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张新光;;目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认识误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吴佳佳;;“绅士”的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9 邹方红;;试论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赵毓琴;安重根事件的文化底蕴[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细珠;;倭仁与道咸同时期的理学[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臧运祜;;近代中日关系与中国民族主义——以六个关键年度为视点的考察[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兆祥;;晚清以总理衙门为主轴的外交体制形态研究[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任天豪;;清季使臣群体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郑大华;;论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7 徐振国;袁传伟;;孙中山的留学生观[A];孙中山:历史·现实·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南开大学;2009年

2 蔡莹涓;梁章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巍巍;真实与扭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付志宇;近代中国税收现代化进程及其思想史考察[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晓红;民国时期上海的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D];厦门大学;2007年

6 黄治国;清代绥远城驻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孙洪军;清代按察使历史角色及其嬗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高群;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李亚峰;近代叙事长诗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友华;明清时期山西都司卫所屯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廖勇;叶恭绰的词学文献贡献[D];湘潭大学;2009年

3 娄占侠;朱之锡治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邬仕聪;论英国在华领事裁判权[D];湘潭大学;2009年

5 宋凡;天朝大梦的破碎—晚清藩属体制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鲁丹;儒教与法律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宇焓;《律吕正义后编》的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金财;风水与晚清福建教案[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麟;清末新政时期中央军事机构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尹巍;苏曼殊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D];延边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伯泉;《新疆省营工矿业状况》(1947)的整理[J];新疆地方志;2003年02期

2 童远忠;;建省时期新疆防务建设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马社香;;毛泽民夫妇和儿子毛远新(上)[J];党史天地;2006年11期

4 片冈一忠,章莹;《林出贤次郎携来新疆省乡土志三十种》解说[J];新疆地方志;1988年02期

5 纪大椿;;新疆建省余事述议[J];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6 李惠兴;;历史上的“新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0年03期

7 赵绍双;志书·使命·见证——编写《新疆通志·标准计量志》的感想与体会[J];新疆地方志;2005年02期

8 彭建明;真是英雄一丈夫——读《刘锦棠评传》[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9 冯亚光;;抗战前期毛泽民主理新疆财政[J];湘潮;2007年07期

10 吉禾;历史悠久面貌崭新的自治区人民医院[J];新疆地方志;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德昌;;身在后方 心系前线[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袁澍;;丝绸之路上的英国驻新疆领事馆考述[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月明;马龙;丁红;肖辉;刘涛;;新疆天然植物的功能性成分[A];全国公共卫生与食物营养高层论坛暨中国营养学会与保健食品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尔敏;;论沈葆桢巡台之交涉与设防[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方毓宁;;铁锚固海疆——沈葆桢的海防思想与保台措施[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建功;;毛泽民新疆货币思想研究[A];全疆钱币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奕;;白羊城的记忆与诉说[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8 姚有志;;从古长城看中原王朝的防务特征[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韩光辉;李新峰;;北京地区明长城沿线聚落的形成与发展[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季云飞;;沈葆桢“治台”政策述论[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凌朔;应对核局面,韩国紧急打造新防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侯丽军;中美将举行国防部防务磋商[N];人民日报;2009年

3 记者 陈劲松;中国—东盟高级防务学者对话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记者 吕德胜;“中国与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取得积极成果[N];解放军报;2010年

5 记者 吕德胜;“中国与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开幕[N];解放军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立;“大防务、大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N];中国航天报;2010年

7 豫夫 于喜斌;台湾抛出首部“四年期防务总检讨”[N];中国国防报;2009年

8 记者 涂露芳;中航工业防务公司北京挂牌[N];北京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蓉;为跻身世界一流防务企业保驾护航[N];中国航空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志平 马文博;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开幕[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洪丰;美国对韩国援助政策研究1948—196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明明;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大光;冷战后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演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红;民国新疆新闻事业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王中新;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活动述论[D];新疆大学;2005年

4 李全玲;马良骏新疆活动述论[D];新疆大学;2006年

5 李洁;民国时期新疆南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李敬;甲午战争期间的《字林沪报》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孙彪;三维视角:中法战争在闽台[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志和;论战时美国的拉美战略与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魏兆和;晚清时期新疆治理研究(1840—1911)[D];新疆大学;2004年

10 陈鹏;甲午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66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66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