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建构与民族身份表达——基于德昂族浇花节与傣族泼水节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浇花节 + 泼水节 ; 参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在挖掘和梳理"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泼水节差异的基础上,德昂族通过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建构了一个完全属于德昂族自己的节日——浇花节。随着浇花节成为德昂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文化符号为解读德昂族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关系和德昂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浇花节来进一步确立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则是建构这一节日的主要动因。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xcavating and comb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onc 茅 nationality Water splashing Festival" and the Dai "Water splashing Festival", through the way of declaring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de Aung San nationality has constructed a festival, "watering the Flower Festival", which belongs to the Deonc 茅 nationality completely. With the Flower Festival becoming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cultural symbol provide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onc nationality and the Buddhism in the south and the history of the Deonc nationality. To further establish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nation by watering the flower festival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estival.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西南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发展特殊性研究”(2007JJD850205) 云南省民族研究院项目“近现代云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
【分类号】:K8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泼水节民俗音乐的社会文化特征[J];民族艺术;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建孟;何汉明;朱有勇;李成云;;云南地区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与不同民族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2 孙显元;;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延与变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刘忠;;作为一个偶然地区性事件的正当程序革命[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于翠玲;;中国元素网的编辑创意及其启示[J];中国编辑;2008年06期
5 张雯雯;徐明卿;;仪式类电视现场直播文本建构与观念表达[J];今传媒;2012年01期
6 晓飞;;傣泐古文化历史渊源探秘[J];版纳;2006年Z1期
7 耿德铭;;哀牢族属百年争议的再认识[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于雪;李鹏;;傣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J];才智;2012年02期
9 宝劳日玛;;都市化进程中的蒙古族服饰演变——以呼和浩特为中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徐翔;;文化认同建构中的超越性[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瞿明安;;傣族、白族、基诺族文化适应机制的比较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虎月放;;傣文文献《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3 张杰;;论消费主义视野下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书藏;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D];武汉大学;2010年
2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小华;西双版纳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程安霞;“走”出来的“亲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覃琮;“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D];上海大学;2011年
7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9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王新民;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贝维静;滇桂民族手工造纸技术多样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莉;云南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玉鲜;傣族与云南其它民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建伟;曼贺村水利灌溉与聚落空间形态演化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高波涛;泰王普密蓬·阿杜德政治威信成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庚坤;推崇与反叛[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李小丽;楚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婷;西双版纳多民族学校中不同民族学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艾仁贵;“马萨达神话”的建构与解构[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杨曼;民俗主义视角下的绍兴大禹祭祀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毓骧;满坎木;;泼水节与节令的由来(德昂族)[J];华夏人文地理;1986年03期
2 杨鸣岐;;傣族泼水节考辩[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刘水庆;于浩;凌菊美;;对西双版纳州傣族泼水节龙舟赛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莫伟;刘许瑞;;浅析云南少数民族宗教节日的开发——以傣族和德昂族为例[J];网络财富;2010年16期
5 杨胜能;;傣族的泼水节与水文化[J];版纳;2008年02期
6 杨鸣岐;;傣族泼水节考辩[J];贵图学刊;2008年02期
7 杨鸣岐;;傣族泼水节考辩[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8 杨鸣岐;;傣族泼水节考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9 钟咏天;;滇西组曲(二首)[J];边疆文学;1996年03期
10 褚建芳;;制造传统——关于傣族泼水节及其相关新年话语的研究[J];开放时代;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晓波;;留存地方文化记忆——也谈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永金;信国洋;;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战略重点“闪光”[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唐思京;;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洪波;;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5 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6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苑焕乔;;文化生态视野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以京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8 John Hurd;;在发展的时代保护建筑、考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刘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保护——以浙江省西塘古镇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高卫华;黄迎新;;湖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传播的现状——2010年“湖北民族文化传播”暑期调研报告[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双纳;吉祥之水天上来[N];中国民族报;2001年
2 刘扬武;泼水节:德昂族的敬老爷[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通讯员 殷志勇;我省命名第四批156名“非遗”项目传承人[N];云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洪峰;勐海非遗项目上榜[N];云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谭雅竹;展示民族民间艺术[N];云南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杜京;四项绝技京城展风采[N];云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谢颖;传承健康的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谢春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圣水节[N];黑河日报;2010年
9 本报驻云南记者 周琴;芒市傣族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N];江南游报;2010年
10 实习生 张洁 记者 黄华;云南“非遗”京城展风采[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晓巍;奘寺学童现象及其教育法规因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郭耿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10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Y,
本文编号:1869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6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