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清初耶稣会士笔下的东方帝都——以《中国新志》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5-15 00:01

  本文选题:耶稣会士 + 安文思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摘要】:明末清初来华的葡萄牙籍耶稣会士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es,1609-1677)的代表作《中国新志》(Nouvelle Relation de la Chine)是西方早期汉学名著,其重要特点是对当时的北京城进行了非常详实的介绍和描述。《中国新志》所提供的视角,多有中国史料不具备的内容和角度,颇有特色,不仅留下了当时西方人观察北京的亲历经验,成为当时世界了解北京的第一手珍贵材料,而且为考察明末清初的北京形象提供了在中文文献中不易见到的另一面,是研究北京史和北京地方志以及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Abstract]:Nouvelle Relation de la Chine),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Portuguese Jesuit, Gabriel de Magalhfes (1609-1677), who came to China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is a masterpiece of early Western Sinology. Its important feature is that it gave a very detailed introduc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he Beijing city at that time. Most of the perspectives provided by the New Records of China have the contents and angles that Chin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do not possess, and they are quite distinctive. It not only left behi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sterners observing Beijing at that time, and became the world's first precious material to understand Beijing at that time, but also provided another aspect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hat was not easy to see for the study of the image of Beijing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It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document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Beijing, the local chronicles of Beijing and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K29;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轩;;明清之际西方文献中的中国葡萄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汤开建;陈青松;;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播与西洋宗教画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梅晓娟;周晓光;;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梅晓娟;周晓光;;明清之际在华耶稣会士地理学汉文西书的天主教化倾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白念文;孟祥路;;以巴赫金狂欢理论观照中国古典喜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6 王志平;;利玛窦两次易服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贾庆军;;明清之际传教士东来之历史背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高寿仙;;“行业组织”抑或“服役名册”?——宋代“团行”和明代“铺行”的性质与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葛桂录;;另一种声音:维柯、巴雷蒂对“中国神话”的解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郑军;明清鼎革与中国古代科学近代化进程的中断[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文德;;明与西域的玉石贸易[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金国平;吴志良;;从自鸣钟探讨利玛窦居留北京的内幕[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4 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简论[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5 马自毅;;简论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萌生和发展[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6 宋芝业;;关于徐光启、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的若干问题[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杨奕望;吴鸿洲;;“利玛窦规矩”与中医药交流[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郜冬萍;;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以开封犹太人后裔为例[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天成;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房正;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莹;民国江西茶叶地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春红;区位与兴衰:以临清关为中心的个案研究(1429—1930)[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段晓军;中国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勇波;明清时期“喜相逢”纹样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6 管亚男;《律吕正义.续编》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长江;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空间伦理的继承[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展;邢s犛朊鞔官琳秸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超;清末文字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昭瑞;;上川岛方济各·沙勿略墓园散记[J];寻根;2006年06期

2 梁洪生;明清在华耶稣会士面向西方描述的江西[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杰;旧京奇事录[J];旅游;1994年08期

4 王雪;;明末清初陕西的天主教[J];唐都学刊;2007年01期

5 尹钧科;;从漕运与北京的关系看淮安城的历史地位[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史小妹;赵靓;史晓成;;东交民巷的历史沿革及其对近代北京的影响[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田田;马也;;北京,英雄不问出处[J];东方养生;2010年03期

8 刘涛;从一张地图看北京城的变迁[J];工会博览;2001年16期

9 闻言;;北京城与洪水[J];北京纪事;1998年12期

10 刘树芳;北京城的沿革与水(明代)[J];北京水利;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晟文;;1918~1955年加拿大法裔耶稣会士在徐州传教过程初探[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史建;;北京城始建时间研讨会[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黄庆华;;“助剿海盗得赐澳门”之说探源——兼述葡萄牙人谋求澳门主权[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4 曹子西;;北京历史演变的轨迹和特征[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5 俞秋秋;;高僧智光与北京的几所寺庙[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6 宗泉超;;历史上的东安市场[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7 李江浙;;北京历史作用的初步研究[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8 尹钧科;;认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特点必须把握住四个基本点[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秦国经;;乾隆皇帝与北京城[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贾建飞;;论19世纪西方的新疆研究之兴起[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段柄仁;《北京城墙存废记》与编著者王国华同志[N];北京日报;2007年

2 刘严;北京城改 要新貌还要旧颜[N];中国建设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屈建军;正阳门大修依托档案再现原貌[N];中国档案报;2005年

4 祁建;回溯民初前门城楼改造[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古塘;赵洛:北京城的守望者[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北京市文物局 孙玲;北京文物与人文奥运[N];中国文物报;2005年

7 刘扬;百姓最多建议加大违规处罚[N];北京日报;2004年

8 宁欣;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N];光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袁仁标;作为一种文化遗存的北京[N];中国建设报;2004年

10 ;如果北京没有“四合院”[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朝晖;明清以来景德镇的瓷业与社会控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关俊雄;耶稣会东亚系统中澳门圣保禄教堂的建立[D];南京大学;2011年

2 周小燕;上海徐家汇教堂区研究(1608-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冒亚军;明清之间耶稣会与中国政权及澳门关系研究(1557-1722)[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卢金玲;明清之际澳门华人天主教徒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穆红丽;大栅栏与京剧起源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孙莉莉;论明清以来北京江西会馆的发展与管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90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90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2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