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拉特”一词及其相关名词的由来浅析
本文选题:卫拉特 + 额鲁特 ; 参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摘要】:对于"卫拉特"、"额鲁特"、"四卫拉特"、"准噶尔部"及"准噶尔汗国"等名称的含义,国内外有关学者众说不一,莫衷一是。文章旨在说明从清朝至今,"卫拉特"一词,汉语音译"卫拉特"或"额鲁特"。"卫拉特"是胡都木蒙文"oirad"的音译,"额鲁特"是托忒文"oirud"的音译,两者均意为"邻近者们"。"四卫拉特"是一种习惯称谓,指归附于成吉思汗的四万户卫拉特百姓,不指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绰罗斯等四个部落。而准噶尔部、准噶尔汗国等名称都得名于准噶尔盆地(即züün gar hotogor)。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names of "Weilat", "Erlut", "Siweilat", "Junggar Ministry" and "Junggar khanguo".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explain the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of the word "Weilat" or "Yerrut"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present. " "Werat" is a transliteration of "oirad" in Hudumu Mongolian, and "Elut" is a transliteration of "oirud" in Torte, both of which mean "neighbors." "Siweilat" is a customary term, referring to the Genghis Khan attached to the people of 40, 000 people, does not refer to Heshut, Turhut, Durbert, nicknamed Ross and other four tribes. The names of Junggar Ministry and Junggar Khan are all named after the Junggar Basin (z 眉 n gar hotogoran).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分类号】:H212;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航;;试论准噶尔问题在西北凸显的双重原因[J];才智;2010年34期
2 李玉君;卡尔梅克人东归与普加乔夫起义[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3 张之毅;十八世纪东方外交与西方殖民主义[J];世界历史;1989年02期
4 衣长春;;图理琛使团出使土尔扈特部之使命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1期
5 刘春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综述[J];黑龙江史志;2009年01期
6 王禹;柳岳斌;;入关前后满洲与蒙古各部关系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甘桂琴;噶尔丹对俄外交政策述论[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黑龙;;噶尔丹早期史实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吕强;;康乾平叛战争与肃州城镇经济的发展[J];兰州学刊;2009年01期
10 宝音德力根;;15世纪中叶前的北元可汗世系及政局[J];蒙古史研究;2000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治国;清代绥远城驻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包英华;蒙古族现代小说社会性别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马啸;17至18世纪清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金轲;土尔扈特蒙古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通拉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梁文美;翁牛特右翼郡王旗的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格日勒图;游牧文化视野中的蒙古族服饰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徐实;清朝对外蒙古管理体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曼丽;胡斯振;;四卫拉特联盟初探[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2 李杨;刘艳;张璞;;准噶尔盆地积雪储量的遥感反演及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学[C];2011年
3 于瑞德;陆亦农;;准噶尔盆地西南缘荒漠生态林退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曹海防;;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冯强强;吴庆举;李永华;;新疆地区S波分裂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豪;王媛;王英民;;浅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7 吴晓智;张义杰;何正怀;陈江新;;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结构、演化及构造单元划分[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王媛;王英民;刘豪;;准噶尔盆地玛6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S_2~2砂层地震相分析[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9 蒋宜勤;;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低渗透油气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李胜祥;陈戴生;颜启明;鲁克改;;准噶尔盆地铀矿化特征及其找矿前景[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瑟;准噶尔盆地发现的鸟类脚印是啥模样[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张迎春 实习记者张耀琳;委员、专家关注准噶尔盆地生态环境[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3 陶拴科;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处在青壮年期[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王侠 宋鹏;加快准噶尔盆地勘探是西部上产关键[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邹水平 程泽;准噶尔盆地勘探梅开二度[N];中国石化报;2003年
6 记者 赵春晖 王少杰;准噶尔盆地年产原油将突破千万吨[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记者 刘枫;从准噶尔盆地成北疆最大民用气源[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孙克;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又见亮点[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通讯员 薛新民 特约记者 郭俞杉;准噶尔盆地勘探充满生机[N];中国石油报;2002年
10 任学明;准噶尔盆地发现新油田[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边伟华;准噶尔盆地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地质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崔殿;准噶尔盆地克夏断裂带成岩作用对断层输导性能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吕锡敏;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冀登武;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与成岩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石新朴;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层序地层与岩性油气藏勘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陈杰;准噶尔盆地克夏断裂带成岩作用对不整合输导性能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吴小奇;新疆北部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对火山岩油气成藏的制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王可新;低煤级储层三相态含气量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宋到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布龙果尔泥盆系古油藏形成与破坏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良秀;准噶尔盆地钻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2 林璐;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青格里底斜坡中生代构造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袁航;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李振华;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期构造事件及其古地温特征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胡鹏;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火山岩储层预测[D];西北大学;2011年
6 邓丽君;准噶尔盆地南部侏罗纪—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及界线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岳静;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上石炭统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谢伟;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典型地层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数值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胡敏;环准噶尔盆地旅游线路开发构想[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姚红;胡卢巴属四种短命植物的生殖生态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99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9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