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康熙五十七年额伦特、色愣兵败那曲营地遗址考

发布时间:2018-05-24 17:19

  本文选题:额伦特 + 色愣 ; 参考:《西藏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1718年,清朝将领额伦特和色愣率兵进藏驱逐蒙古准噶尔部袭扰时,被困那曲,建营固守,最后全军覆没。那曲地区文物局通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那曲县那玛切乡年扎自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尼热山发现一清代战场遗址。笔者对该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以及对西人游记、汉文史料和藏文记载的此次兵败经过进行分析考证,认为年扎战场遗址即为清朝将领额伦特、色愣兵败之营地及战场遗址。
[Abstract]:In 1718, the Qing Dynasty general Erendt and Leng Xileng troops came to Tibet and drove out the Mongolian Junggar Ministry when they were trapped in Naqu, built and defended, and were finally wiped out. Through the third National Cultural relics Survey, Naqu District Cultural relics Bureau found a battlefield sit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Nian Za natural village, about 1 km southwest of Nengza Natural Village, Namachi County, Naqu County. The author made a field investigation, visited the site, and analyzed and verified the military defeat recorded by the Westerner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Chinese and Tibetan, and considered that the site of the Nian Zha Battlefield was Erendt, the general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camp and battlefield ruins of the Leng army.
【作者单位】: 西藏日报社那曲地区记者站;西藏那曲地区文物局;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继荣;“方略”释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柳岳武;清初清、日、朝鲜三国关系初探[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3 郑大华;;包世臣与嘉道时期的禁烟和抗英斗争[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4 纪欣;赵非;;木兰秋r萦搿翱登⑹馈盵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陈梧桐;;长城不是闭关自守的符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王景译;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7 李国亮;;清初满蒙联姻缘起小议[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8 王颖;于爱清;;承德地方史笔记文献及其史料价值[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3期

9 马文娟;;浅析乾隆朝对布鲁特的政策及演变[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张世友;;清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志刚;;草原饮品及其文化特征[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才项多杰;;青海拉安藏族部落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概述[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3 李保文;;“内外蒙古”称谓的由来及其演变[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4 郑大华;;论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振燕;任乃强的西南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强;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李联;魏禧文学思想考论[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章平;魏源的法律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3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福春;近代国家与游牧社会[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宗淼;清朝回疆民族政策—伯克制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6 曹淑丽;清代对苗疆地区的法律治理[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惠英;乾隆朝禁毁通俗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陈航;清代荆州驻防将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超;清代乾嘉时期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亮;壬辰倭乱与明人抗日援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新;;科克森山来了持枪老外[J];南风窗;1993年11期

2 宋嗣喜;策妄阿喇布坦与沙皇俄国——温科夫斯基出使准噶尔前后[J];民族研究;1984年06期

3 李琳镐;《1696—1697年间康熙皇帝同皇太子胤y=之间的谕奏往来──兼评第一次准噶尔战争》[J];满族研究;1995年03期

4 高炯浩;;栽种啊,春天(外一首)[J];诗刊;1980年04期

5 金峰;;对我国托忒蒙文文献研究的展望[J];蒙古学信息;1986年03期

6 多罗西·V·博雷;魏忠;;帝国大厦的经济含义——近代新疆实况[J];世界民族;1992年04期

7 冯永轩;新疆史地杂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8 梁越;准噶尔行旅[J];丝绸之路;1996年05期

9 王称;;试论雍正朝对西域的经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布莉华;;《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解说与补正[J];满族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大铭;张永军;赵梅;靳新霞;;准噶尔绿洲的时空相位与演替研究[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符波;杨立;贾忠建;;2D-NMR技术确定准噶尔橐吾中一个新倍半萜的结构[A];第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8年

3 蔡家艺;;准噶尔的农业——准噶尔社会经济初探之二[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4 董庆煊;;关于准噶尔普尔的进一步考证研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5 张凤良;屈六生;;胤祯奏折选译[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谭敦炎;王玉荣;周桂玲;;准噶尔郁金香传粉生物学研究[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哈斯巴根;;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与蒙古区域史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8 罗宁;谷景和;;新疆盘羊种群结构与资源现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赵战锋;张立武;薛春纪;温长顺;周刚;刘国仁;;准噶尔东北缘哈腊苏铜矿区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素玲;程国良;李永安;李强;张慧;;准噶尔地块东北缘晚古生代古地磁研究[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宗钢 李彦荣;挺进准噶尔[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通讯员周子英、王珊;准噶尔雅罗鱼申请保护获农业部批准[N];博尔塔拉报(汉);2011年

3 常驻记者 靳军伟 通讯员 郭杰;准噶尔酒店变效益瓶颈为开门红[N];兵团日报(汉);2007年

4 记者 宋鹏;新疆油田与中国石油大学共建准噶尔研究室[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白志:“将来的准噶尔旗必将创造生态良好的全新局面”[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万秀明;新疆地矿局与神华“联烟”[N];中国矿业报;2005年

7 仲应学;乌鲁木齐准噶尔古城遗址[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8 记者 张辉;阿勒泰深入准噶尔掘金[N];阿勒泰日报;2010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杨涛利;准噶尔四大气田火炬全部熄灭[N];中国环境报;2010年

10 张行勇;多种能源矿共存:有机与无机多向促进成矿作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梅;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黑龙;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苗雨雁;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中侏罗世银杏类和茨康类植物[D];吉林大学;2006年

4 马中平;天山及其邻区蛇绿岩研究与古生代洋盆演化[D];西北大学;2007年

5 杜青才;准噶尔南缘复杂构造地质力学分析与井下复杂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6 李锦轶;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古生代板块构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7 苑兆和;杏属植物(Armeniaca Mill.)种质资源分子系统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8 安宁;1 常用中药高良姜化学成分研究 2 准噶尔大戟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9 宝音特古斯;十八世纪初期卫拉特、西藏、清朝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何天明;中国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紫杏(P.dasycarpa)起源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岳钟琪与雍正时期西北边疆的经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隋春兆;准噶尔诸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张宁;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分析方法在准噶尔盆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年

4 王佳君;准噶尔雅罗鱼的核型和带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5 王力;清朝对白山派政策及得失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张付新;17世纪中叶西蒙古与西藏的宗教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7 张丽伟;岳钟琪述评[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王岩;准噶尔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饲养体系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张淑艳;准噶尔沙蒿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涂著池;准噶尔雅罗鱼遗传多样性及其同域同属种间基因渐渗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9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29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