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方信及其编纂《新安志补》考

发布时间:2018-05-24 23:34

  本文选题:新安 + 徽州 ; 参考:《中国史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正《新安志》、《徽州府志》都是徽州以及历史上的重要方志,而明代的《新安志补》作者方信说:"补弘治壬戌旧志之阙及拾罗鄂州《新安志》之遗,正讹辨疑,准李肇《国史补》之例。"①显然,这是对名志的补充和修正,它的资料性、学术性应是毫无疑问的。遗憾的是,方信在《明史》上无传,几无相关信息,而《新安志补》
[Abstract]:"Xin'an Zhi" and "Huizhou Prefecture Records" are all important local chronicles in Huizhou and history, while Fang Xin, the author of "Xin'an Zhi Bun" in the Ming Dynasty, said: "Bu Hongzhi Xu's old Zhi que and the relics of Luo Ezhou's" Xin'an Zhi "are correct and incorrect. "1 obviously, this is a supplement and amendment to the annals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its information and academic nature should be beyond doubt." Unfortunately, Fang Xin has not been passed 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re is littl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Xin'an Zhibu"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新安志补》点校及研究(2007)”基金项目
【分类号】:K295.4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段建军;明代洪武时期国子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光莉;明代国子监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徽州及其以外的世界:一种整体的区域史研究──读《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J];史林;2001年03期

2 翟屯建;徽州古史二题[J];黄山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何建木;;徽州木商世家——婺源西冲俞氏[J];寻根;2005年06期

4 刘道胜;;正统化的学术活动与地方性的知识积累——以徽州方志编修为中心[J];历史档案;2005年04期

5 张健;;徽州方志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6 胡益民,陈晨;徽州典籍文献与徽学学科建构关系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韦庆远;拓荒者的步伐和学术的里程碑——序叶显恩著《徽州与粤海论稿》[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王振忠;;瞻彼淇奥[J];读书;2007年06期

9 赵峗;纳税单位“真实”的一面——以徽州府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10 刘伯山;徽学研究的多学科价值[J];探索与争鸣;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伯山;;徽州文书的发现及其遗存的原因[A];民间文献与地域中国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志伟;徽州年俗讲究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贺为才;区域经济发展的史鉴:徽州与徽商[N];安徽经济报;2004年

3 贺为才;区域经济发展的史鉴:徽州与徽商[N];光明日报;2004年

4 张小平;徽州族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本报记者 陈菁霞;千山夕阳:王振忠谈徽州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张健;《新安文献志》与徽州文化[N];光明日报;2007年

7 贺为才;从徽商盛衰谈科学发展观[N];安徽日报;2004年

8 卫晓亮 徐佛莲 陈文 金嗣发;松涛依旧 青史生辉[N];黄山日报;2006年

9 方念裕;旧中国 徽商CEO[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吴文尚;儒商梦绝:徽商潮落潮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建木;商人、商业与区域社会变迁[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梅立乔;明清徽州城镇初探[D];安徽大学;2003年

2 刘道胜;徽州旧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玉瑜;明清时期徽州宗族演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陈加林;吴趋汪氏家族与近代苏州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甜;明清时期宁国府旌德县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杜刚;明清徽州基层社会治安保障体系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1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31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6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