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云南三大土司家族_《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30 10:52

  本文关键词:李土司家族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师范大学》 2007年

李土司家族制度研究

赵英  

【摘要】: 李土司家族是明清时期河湟流域影响最大的土司家族。自学术界对李土司家族关注以来,就其族源、谱系、历史及军政活动探讨有余,而对其家族本身研究不足,其中,对其家族制度研究尚属空白。实际上,该家族内部的各种制度在家族的历久弥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本文选择其家族制度作为研究视点,以期对李土司家族研究有所补充。 本文从李土司家族的婚姻与家庭、宗族管理体制与土司承袭、军事与经济制度、丧葬与祭祀、文化与信仰五个方面对该家族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宏观描述与微观论证。 婚姻是李土司家族重要的社会行为,也是维系李氏家族生命传承的最直接的动力和内部因素。其家族的婚姻制度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婚姻制度。李氏家族的婚姻关系主要是民族内部上层贵族间(土族土司间)缔结婚姻,其次是与汉族官宦世家通婚,,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望族之间的政治联姻。在李氏家族中,“立嗣”即宗祧继承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立嗣”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立嗣”完成后,嗣子便获得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李氏家族中妇女的地位较高,主要表现在受爵上。 在其宗族的管理体制中,形成了官舍监督体制和官舍管理体制。土司和土舍虽然是上下领属关系,但他们之间又有互相监督和权利制约的关系。土舍内部有家长、户首、总管等职位,他们有各自的职责,且相互协调与约束。土司承袭可分为家族承袭、同宗承袭和宗族内土官——僧官的承袭。无论是嫡长子继承,还是次子抑或是亲兄庶弟、侄子、孙子乃至曾孙继承,其世袭都是土司宗族血统之内的男性继承,以保持其宗法统治地位的世代巩固。 按我国的土司制度,土司分为文职和武职,李土司属于武职,职衔是指挥使系统。在土司之下,有领兵千总、护印千总、军事把总、管家把总等职务,他们和土司共同组成了严密的军政管理体制。李土司所辖土兵在其统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司在生活、军制上对土兵加以统辖,土兵又紧紧依附于土司,土司和土兵之间体现了一种非血缘关系的强制性的宗法封建关系。就其经济制度而言,土司领地内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可分为土司所有,土舍所有和寺院所有。这种经济统治还体现在土司和属民之间的租佃关系和赋役关系中。 在李氏家族的丧葬与祭祀中,体现了封建宗法文化的基本思想:孝。其家族坟茔的坐向和选择则体现了较浓厚的道教色彩。祭田是专为祭祀祖先而划定的田地,由土司土舍租给土民耕种,所收租粮专用做宗祠祭祀之资。关于其墓祠祭祀制度,则深受汉文化传统礼制的影响,但又与一般百姓家庭有所不同。 就其思想文化而言,李土司自明初内附,就极力吸收汉族儒家思想和文化,该家族成员汉文化水平相当高。在宗教信仰方面,则更多地吸收了藏传佛教的成分;道教在其宗教意识中,也占有极高的地位。 本文深入其家族内部,从宗法视角探析其各种制度,从而看出宗法统治在其家族中居于主导地位,以宗法文化为基点的家族制度对该家族社会地位的巩固、家族本身的经久不衰以及家族成员观念、思想素养的提升均起着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从中亦可看出宗法文化在当时基层社会中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8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一、婚姻与家庭16-30
  • (一) 婚姻制度和婚姻关系16-24
  • 1、婚姻制度16-19
  • 2、婚姻关系19-24
  • (二) 嗣子的承继关系24-27
  • 1、“立嗣”的依据与确立24-26
  • 2、嗣子的权利和义务26-27
  • (三) 婚姻家庭中妇女的权利和义务27-30
  • 1、妇女的地位问题27-28
  • 2、夫妻间的相互忠贞问题28-30
  • 二、宗族管理体制与土司承袭30-39
  • (一) 宗族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30-34
  • 1、官舍监督体制30-32
  • 2、官舍管理体制32-34
  • (二) 土司承袭34-39
  • 1、家族承袭34-35
  • 2、同宗承袭35-37
  • 3、宗族内土官——僧官的承袭37-39
  • 三、军事与经济制度39-53
  • (一) 军事制度39-43
  • (二) 经济制度43-53
  • 1、领地内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占有情况43-49
  • 2、租佃关系和赋役关系49-53
  • 四、丧葬与祭祀53-62
  • (一) 坟茔的坐向53-54
  • (二) 祭田54-55
  • (三) 墓、祠祭祀制度55-62
  • 1、专门的祭祀规范55-57
  • 2、年节祭祖活动57
  • 3、宗族祭祀中的宗子观念57-62
  • 五、文化与信仰62-71
  • (一) 儒家文化的吸收62-66
  • (二) 藏传佛教信仰66-69
  • (三) 道教信仰69-71
  • 结语71-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良品;李思睿;;中国土兵问题研究综述[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年04期

    2 洲塔;何威;;河州何土司家族考略[J];西藏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海晓;明代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土司制度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张生寅;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明清河湟土司[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亮;明代甘青李、鲁土官家族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4 鲁彩玲;李土司家族制度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维荣;嗣子继承权的历史形态[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2 陈新海;论儒学在河湟地区的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3 郭永利;试论甘肃永登连城蒙古族土司鲁氏家族的宗教信仰[J];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4 郭永利;试论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家族的联姻及汉化问题[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5 董倩;关于明代西北民族地区土地所有制的结构及其特点[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6 米海平;明代土官李英事略[J];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7 辛存文;民和土族东伯府李土司世系考察[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8 崔永红;论青海土官、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芈一之;;青海土司制度概述[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10 芈一之;土族族源考[J];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宋瑞彩;奇人奇技抒奇怀——《虞初新志》奇人小说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2 沈素因;;论蒲松龄的暴力与嫉妒(续)——从《聊斋志异》的妒悍妇谈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3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7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品;;历史时期重庆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杜永彬;;德格土司辖区的政教关系及其特点[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3 恰白·次旦平措;达瓦次仁;;论藏族的焚香祭神习俗[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4 雀丹;瓦寺土司历史沿革简介[J];中国藏学;1994年04期

    5 易雪梅;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家谱考[J];档案;2002年04期

    6 高士荣;明代西北推行土司制度原因刍议[J];西北史地;1996年03期

    7 王继光;试论甘青土司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J];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8 秦川;明朝对甘青藏族地区的政策[J];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9 罗惠仙;青海土族地区土司制度述略[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S1期

    10 许立坤;明代土司制度述略──明王朝民族政策研究之一[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贾霄锋;藏区土司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扎西当知;吐蕃噶氏家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齐德舜;唃厮啰家族世系史[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郭书林;明代土兵述略[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霄锋;元明清时期西北与西南土司制度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程利英;明代西北边疆政策与关西七卫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聪聪;《河州志》所见明代藏事辑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李亚娟;明代西番诸卫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凌燕;广西土兵戍边与国防建设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小凤;福建陈埭丁氏回族文学家族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08年

    8 张生寅;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明清河湟土司[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乔曼;试析马步芳家族封建宗法统治的主要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鄂崇荣;;明清时期土族传统社会管理体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永胜;明清时期河州地区农牧业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亮;明代甘青李、鲁土官家族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3 鲁彩玲;李土司家族制度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

    4 张志宏;明清河湟地区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克郁;拨开蒙在土族来源问题上的迷雾[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2 李克郁;土族组成成分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3 单菲菲;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及其影响[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4 辛存文;民和土族东伯府李土司世系考察[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5 芈一之;散论章吉驸马及其他——治史杂谈[J];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6 李范文;西夏[J];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01期

    7 李培业;西夏皇族后裔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8 王淑芳,王继光;蒙古族鲁土司家族史料系年[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01期

    9 李清凌;元明清时期甘青地区的土司制[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李土司家族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9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9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4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