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奉系军阀统治东北时期张氏父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发布时间:2018-06-13 03:24

  本文选题:教育 + 张作霖 ; 参考:《北方文物》2011年04期


【摘要】:我国东北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加之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仅经济相对落后,而且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长期处于教育落后的境地,这种情况到了奉系军阀统治时期有所改善,在奉系军阀统治东北时期,无论是张作霖还是张学良,对东北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他们对东北教育的改革及实践,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Abstract]: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the imperialist aggression in modern times,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China has not only been relatively backward in economy, but also education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and has been in the situation of education backwardness for a long time. This situation improved during the period of warlord rule. During the period of warlord rule, both Zhang Zuolin and Zhang Xuelia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Northeast, and their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oday's education reform still has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江;李庆奎;;近代中国生物标本制作掠影[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2 林品副;;从西安事变看张学良的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3 付金亭;周恩来与张学良的伟大友谊[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张晓明;;明代辽东都司教育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于桂荣;古小丹;;张学良的儒家人格行为表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1期

6 于桂荣;古小丹;;张学良的荣辱观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7 于桂荣;李正鸿;;论张学良的体育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8 段智峰;;蒋介石与1932年北平军分会成立[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谭献民;文斌;;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政治思想嬗变的文化解读[J];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10 张皓;;从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到冀察政务委员会——国民政府对华北危局的应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雷;;论近代日本侵华殖民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教育[A];直面血与火——国际殖民主义教育文化论集[C];2003年

2 左双文;;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特种外交委员会研究[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卷)[C];2002年

3 关捷;;东北局部抗战中的马占山——兼评马占山的“投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4 彭敦文;;不抵抗命令与不抵抗政策[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建明;近代辽宁报业研究(1899-1949)[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5 邱广军;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1866-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凤杰;王永江与奉天省早期现代化研究(1916-1926)[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皓;盛京将军赵尔巽与日俄战争后的奉天政局[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谢忠宇;满铁附属地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秋静;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永生;《申报》的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新英;赵尔巽与奉天清末新政改革[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2 韩竹;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欣;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智峰;蒋介石与汪精卫在二次合作格局下的斗争与合作[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李庚超;晚清奉天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天敬;沦陷时期日伪对武汉民众的奴化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东冬;明代辽东卫学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化鹏;;张学良将军与开阳县民众教育馆[J];贵阳文史;2006年02期

2 ;卷首语[J];钟山风雨;2006年01期

3 樊丽明;;张学良与东北新建设及其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王有名;创新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J];沧桑;2005年05期

5 薛三让;;论新式回族教育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J];回族研究;2007年02期

6 周均美;;更新理念 发展方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幸福总值的思考[J];广西地方志;2007年02期

7 朱小平;;鹿钟麟与北京和平门[J];海内与海外;2006年01期

8 朱小平;;鹿钟麟与和平门[J];博览群书;2006年10期

9 刘继云;宁夏三马政权始末[J];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10 檀赵金;续志与时俱进 要突破传统方志理念——刍议续志理念创新[J];中州今古;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上田贵子;;试论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东北工商资本家——以城市中介人为中心[A];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卢明辉;;20世纪初日本与沙俄利用巴布扎布蒙古武装进行侵略阴谋失败[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窦坤;;试论北京史研究与人文奥运[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马志峰;丁俊;;伊斯兰教的代治理念与回族人的重商精神及其实践[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萧仕平;;连横的正统意识——兼论《台湾通史》无“台独”理念[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6 许德顺;;浅谈如何提高地方志的文化品位[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7 吴光范;;再接再厉 勇攀高峰 为发展云南年鉴事业多作贡献——在云南省第六届年鉴颁奖暨学术经验交流大会上的讲话[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8 吴光范;;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年鉴事业推向前进[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9 武国骥;;民族英雄嘎达梅林[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先龙 王太师;开阳发现疑似张学良将军遗物[N];贵州日报;2005年

2 记者 毛力;张学良将军夫人于凤至纪念馆在双辽落成[N];四平日报;2005年

3 张鸣岐 王勇则;漫步海河畔 一部近代史[N];天津日报;2005年

4 焦润明;近现代东北区域的历史文化符号及其地位[N];辽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红兵 王恺;历史文化沉积的瑰宝[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6 记者 辛勤;120名遗产保护专家乌镇论剑[N];嘉兴日报;2005年

7 ;保护背景环境刻不容缓[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钟德彪 黄晋锋;上杭丘祠师范传习所牵动两岸情[N];闽西日报;2005年

9 实习生 高菲邋记者 邹平;“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N];扬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赵婷;戒台寺历史上曾禁采煤[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晓远;近代中国回族团体组织对新式教育的贡献(1906-1938)[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2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12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